海松子

为松科植物红松的种子。果熟后采收,晒干,去硬壳,取出种子,置干燥处保存。
汉语拼音:Hǎi Sōnɡ Zǐ
别名:松子(《海药本草》),松子仁(《本草衍义》),新罗松子(《纲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P.mand-schurica Rupr.;Apinus koraiensis (Sied.et Zucc.)Moldenke]
功效与作用:养液,熄风,润肺,滑肠,治风痹,头眩,燥咳,吐血,便秘。①《海药本草》:主诸风,温肠胃。②《日华子本草》:逐风痹寒气,虚羸少气,补不足,润皮肤,肥五脏。③《开宝本草》:主骨节风,头眩,去死肌,变白,散水气,润五脏,不饥。④《本草衍义》:与柏子仁同治虚秘。⑤《纲目》:润肺,治燥结咳嗽。⑥《本草通玄》:益肺止嗽,补气养血,润肠止渴,温中搜风。⑦《本草再新》:润肺健脾,敛咳嗽,止吐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膏中。。
性味:甘,温。①《海药本草》:味甘,大温,无毒。②《开宝本草》:味甘,小温,无毒。③《玉楸药解》:味甘辛,气平。
归经:入肝、肺,大肠经。①《玉楸药解》:入足太阴脾、手阳明大肠,手少阴心,足厥阴肝经。②《要药分剂》:入肺、大肠经。
用药禁忌:《本草从新》:便德精滑者勿与;有湿痰者亦禁。
配伍经验:茯苓桃仁粳米莲子芡实郁李仁松子仁
相关方剂:莲子芡实粥、三仁粥腊享膏蜡享膏、海松子酒

海松子性状

种子倒卵状三角形,无翅,红褐色,长1.2-1.6cm,宽7-10mm。种皮坚硬,破碎后或可见种仁,卵状长圆形,先端尖,淡黄色或白色。有松脂样香气,味淡有油腻感。

海松子采收和储藏

9-10月果熟后采收,晒干后,取出种子,生用或炒用。

海松子化学成分

种子含止杈酸(abscisic acid)和挥发油,挥发油由26个烃类、17个酯类、16个醛类、12个酮、31个醇、11个碱、2个酸等组成。种子油含亚油酸(linoleic acid),须-5,9-十八碳二烯酸(cis-5,9-octadecadienoic acid),须-5,9,12-十八碳三烯酸(cis-5,9,12-octadecatrienoic acid),须-5,11,14-二十碳三烯酸(cis-5,11,14-eicosatrienoic acid)等。

海松子原形态

乔木,高50m,胸围1m。幼树皮灰褐色,大树皮灰褐色或灰色,不规则鳞片状纵,脱后露出红褐色内皮。一年生枝密生黄褐色柔毛;冬芽淡红褐色,长圆状卵形,先端尖。针叶5针一束,长6-12cm,粗硬,直,边缘有锯齿,背面通常无气孔线,腹面每侧有6-8条气孔线,横切面近三角形,内见3个树脂道,中生,叶鞘早落。雄球花椭圆状圆柱形,红黄色,长7-10mm,密集新枝下部成穗状;雌球花绿褐色,圆柱状卵圆形,直立,单生或数个集生。球果圆锥状卵圆形、圆锥状长卵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9-14cm,径6-8cm,梗长1.5cm,熟后种鳞张开;种鳞菱形先端钝,向外反曲,鳞盾黄褐色,三角形或斜方状三角形,外面有皱纹,鳞脐不显着。种子大,暗紫褐色或褐色,倒卵状三角形,微扁,长1.2-1.6cn。花期6月,果熟期翌年9-10月。

海松子资源分布

生长于湿润的缓山坡或排水良好的平坦地,多与阔叶树成混交林。分布东北。

海松子各家论述

1.《本草经疏》:海松子,气味香美甘温。甘温助阳气而通经,则骨节中风水气,及因风头眩死肌自除矣。气温属阳,味甘补血,血气充足,则五脏自润,变白不饥所由来矣。
2.《本经逢原》:海松子,甘润益肺,清心止嗽润肠,兼柏仁、麻仁之功,温中益阴之效中乙肺燥痰、干咳之良药也。
3.《玉楸药解》:松子仁与柏子仁相同,收涩不及而滋润过之,润肺止嗽,滑肠通秘。开关逐痹,泽肤荣毛,亦佳善之品。
4.《海药本草》:主诸风,温肠胃。
5.《日华子本草》:逐风痹寒气,虚羸少气,补不足,润皮肤,肥五脏

海松子附方

①治风痹寒气,虚羸少气,及五脏劳伤,咳嗽吐痰,骨蒸盗汗,心神恍惚,饮食不甘,遗精滑泄:松实仁八两,麦门冬(不去心)一斤,金樱子、枸杞子各八两,熬膏,少加炼蜜收。每早晚白汤调服十余茶匙。(苏轼)
②治肺燥咳嗽:松子仁一两,胡桃仁二两。研膏,和熟蜜半两收之。每服二钱,食后沸汤点服。(《玄感传尸方》凤髓汤)
③治老人虚秘:柏子仁、大麻子仁、松子仁等分,同研,溶白蜡丸桐子大。以少黄丹汤服二、三十丸,食前。(《本草衍义》)
④润心肺,和大肠:松子同米煮粥食。(《士材三书》松子粥)

海松子药理作用

海松子油为不饱和脂肪酸,有抑制家兔实验性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家兔灌胃给矛海松子油10ml/只(相当于生药海松子仁5.5g/kg)可以防治同时喂饲胆固醇所致的主动脉病变,使主动脉粥样斑块占主动脉总面积的百分率,由单饲胆固醇的34.20%降至20.32%;而且使动脉硬化的病变程度减轻。但降低胆固醇作用不明显;还能升高血清总脂含量,这可能是不饱和脂肪酸能与胆固醇结合成酯,后者容易;转运、代谢和排泄。海松子粗提物体外溶石实验表明:海松子对胆固醇及含胆固醇量较多的混合型胆石有较好的溶化和溶解作用,所剩颗粒较小较少;对含胆色素量较多的混合型结石溶解时间延长,所剩颗粒较多较大;对但色素结石不溶。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