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

本品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 Apis cerana Fabricius或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innaeus所酿的蜜。春至秋季采收,滤过。
汉语拼音:Fēnɡ Mì
别名:石蜜、石始(《本经》),食蜜(《伤寒论》),蜜(《金匮要略》),白蜜(《药性论》),白沙蜜(《本草衍义》),蜜糖(《本草蒙筌》),沙蜜、蜂糖(《纲目》)。
英文名:Honey
功效与作用:1.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曾观察20例,治疗后15例壁龛消失,3例进步(平均为32天);18例疼痛完全消失,2例减轻,疼痛消失时间最短6天,平均为22.2天。国外资料报道治疗数百例的痊愈率为82%。。用法:每日用新鲜蜂蜜100g,早、中、晚饭前分服的,至第10日后,每日增至150-200g。或用蜂蜜60ml,0、5%普鲁卡因40ml,混合为1次量,日服3次。
用法用量:内服:冲调,15-30g;或入丸剂、膏剂。外用:适量,涂敷。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入肺、牌、大肠经。
用药禁忌:痰湿内蕴、中满痞胀及肠滑泄泻者忌服。《本草经疏》:"石蜜,生者性寒滑,能作泄,大肠气虚,完谷不化者不宜用,呕家酒家不宜用,中满蛊胀不宜用,湿热脚气不宜用。"
配伍经验:地黄当归枸杞子大枣甘草人参陈皮熟地黄生姜牛膝川芎黄芪杏仁白芍莲子生姜汁茯苓麦冬山药杜仲
相关方剂:金桔酒、三仙酒、葛根五味芝麻露、双花饮、八仙滋补膏、钩藤茶、妇科三地滋阴调冲膏、虎骨药酒蜜饯山楂、人参地黄酒

蜂蜜性状

为稠厚的液体,白色至淡黄色(白蜜),或橘黄色至琥珀色(黄蜜)。夏季如清油状,半透明,有光泽;冬季则易变成不透明,并有葡萄糖的结晶析出,状如鱼子。气芳香,味极甜。以水分小,有油性,稠如凝脂,用木棒挑起时蜜汁下流如丝状不断,且盘曲如折叠状,味甜不酸,气芳香,洁净无杂质者为佳。

蜂蜜炮制

1.取纯净的蜂蜜,用文火熬炼,过滤去沫。

蜂蜜鉴别

本品为半透明、带光泽、浓稠的液体,白色至淡黄色或橘黄色至黄褐色,放久或遇冷渐有白色颗粒状结晶析出。气芳香,味极甜。相对密度本品如有结晶析出,可置于不超过60℃的水浴中,待结晶全部融化后,搅匀,冷至25℃,照相对密度测定法项下的韦氏比重秤法(附录ⅦA)测定,相对密度应在1。349以上。

蜂蜜采收和储藏

置阴凉处。

蜂蜜化学成分

蜜因蜂种、蜜源、环境等的不同,其化学组成差异甚大。最重要的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两者含量合计约70%。尚含少量蔗糖(有时含量颇高),麦芽糖、糊精,树胶,以及含氮化合物、有机酸、挥发油、色素、蜡、植物残片(特别是花粉粒)、酵母、酶类、无机盐等。蜜一般只含微量维生素,其中有A、C、D、胆碱、B2、尼克酸、泛酸、生物素、叶酸、B、K等。在含氮化台物中有蛋白质、胨、际、氨基酸,以及转化酶、过氧化氢酶、淀粉酶等酶类,并含乙酰胆碱。灰分中主含镁、钙、钾、钠、硫、磷,以及微量元素铁、锰、铜、镍等。有机酸中往往有柠檬酸,以及苹果酸、琥珀酸、乙酸。也常含甲酸,但含量极低(0.01%以下)。

蜂蜜原形态

1.中华蜜蜂,蜂群由工蜂、蜂王及雄蜂组成。工蜂全体被黄褐色毛。头略呈三角形。胸部3节。翅2对,膜质透明。足3对,有采集花粉的构造。腹部圆锥状,有毒腺和螫针。腹下有蜡板4 对,内有蜡腺,分泌蜡质。蜂王体最大,翅短小,腹部特长,生殖器发达,专营生殖产卵。雄蜂较工蜂稍大,头呈球形,尾无毒腺和螫针,足上无采贮花粉构造,腹无蜡板及蜡腺。

蜂蜜资源分布

分布很广。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养殖的品种主要是意大利蜜蜂。全国大部地区均产。

蜂蜜各家论述

①《纲目》:"蜂蜜,其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止痛也。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以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之痛;和可以致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张仲景治阳明结燥,大便不通,蜜煎导法,诚千古神方也。"

蜂蜜附方

①治咳嗽: 白蜜一斤,生姜二斤(取汁)。上二味,先秤铜挑,知斤两讫,纳蜜复秤知数,次纳姜汁,以微火煎令姜汁尽,惟有蜜斤两在,止。旦服如枣大,含一九,日三服。禁一切杂食。 (《千金方》)②治上气咳嗽,喘息,喉中有物,唾血: 杏仁、生姜汁各二升,糖、蜜各一升,猪膏药二合。上五味,先以猪膏煎杏仁黄,出之,以纸拭令净,捣如膏,合姜汁、蜜、糖等,合煎令可丸。服如杏核一枚,日夜六、七服,渐渐加之。 (《干金方》)③治阳阴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 此为津液内竭,虽鞭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 食蜜七合。于铜器内,微火煎,当须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着,欲可丸,并手捻作铤,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鞭。 以纳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 (《伤寒论》)④治高血压,慢性便秘: 蜂蜜一两八钱,黑芝麻一两五钱。先将芝麻蒸熟捣如泥,搅人蜂蜜,用热开水冲化,一日二次分服。(《现代实用中药》)⑤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蜂蜜一两八钱,生甘草三钱,陈皮二钱。水适量,先煎甘草、陈皮去渣,冲入蜂蜜。一日三次分服。 (《现代实用中药》)⑥治蛔虫病,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 甘草二两,粉一两重,蜜四两。上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纳粉、蜜,搅令和,煎如薄粥,温服一升,庭即止。 (《金固要瞅甘草粉蜜汤)⑦治疗肿恶毒:生蜜与隔年葱研膏,先刺破徐之,如人行五里许,则疗出,后以热醋汤洗去。 (《济急仙方》)⑧治口疮: 蜜浸大青叶含之。 (《药性论》)⑨治男子阴疮: 蜜煎甘草末,涂之。 (《肘后方》)⑩治痘疮痒甚,误搔成疮,及疮疯痂欲落不落者: 白蜜不拘多少,涂于疮上,其预自落,且无疤瘢,亦不臭秽。 (《普济方》百花膏)(11)治风疹,风癣: 沙蜜一斤,糯饭一厅,面曲五两,熟水五升。同入瓶内封七日成酒,寻以蜜入酒代之,亦良。(〈纲目>蜜酒)(12)治热油侥痛: 白蜜涂之。 (《梅师集验方》)(13)治黯: 白蜜和茯苓,涂上。(《补缺肘后方》)(14)解乌头毒: 白蜂蜜每次一至四汤匙,温开水冲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蜂蜜药理作用

蜂蜜对创面有收敛、营养和促进愈合作用,有润滑性祛痰和轻泻作用。

蜂蜜临床应用

①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

曾观察20例,治疗后15例壁龛消失,3例进步(平均为32天);18例疼痛完全消失,2例减轻,疼痛消失时间最短6天,平均为22.2天。国外资料报道治疗数百例的痊愈率为82%。用法:每日用新鲜蜂蜜100克,早、中、晚饭前分服;服至第10日后,每日增至150~200克。或用蜂蜜60毫升,0.5%普鲁卡因40毫升,混合为1次量,日服3次。

②治疗烧伤

用蜂蜜涂布烧伤创面,能减少渗出液,减轻疼痛,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从而缩短治愈时间。用法:一般Ⅰ、Ⅱ度中小面积烧伤,创面经清洁处理后,即用棉球蘸蜂蜜均匀涂布(不宜太厚或太薄),早期每日2~3次或4~5次,待形成胶痂后改为每日1~2次。采用暴露疗法。如痂下积有脓液,可将胶痂揭去,清创后再行涂布,创面可重新结成胶痂,迅速愈合。对已感染的或面积较大的Ⅲ度烧伤,则可用蜂蜜纱布敷于创面,外用无菌棉垫包扎。冬天不便使用暴露疗法者,亦可采用此法。蜂蜜中也可加入2%普鲁卡因溶液,配成2:1混合液使用,以减轻涂药开始时给创面带来的疼痛。有主张在蜂蜜涂布后,创面上再撒布一薄层石膏粉,以增强疗效。据85例观察,Ⅰ、Ⅱ度烧伤一般涂布蜂蜜2~3天后,创面便形成透明胶痂;6~10天胶痂自行脱落,新生上皮完全生长。晚期入院已有明显感染者,2~3天后创面亦能形成胶痂,并可见痂下上皮细胞生长。采用蜂蜜纱布包扎疗法者,一般经过6~9天肉芽生长良好,2~3周后即可痊愈。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感染,已感染之创面,涂蜜后脓性分泌物亦逐渐减少。但使用本法时仍应尽力创造无菌条件。对胶痂下的感染情况要留意观察,及时处理。在关节处的胶痂易于破裂,要注意保护。同时,本疗法仅限于创面处理,其它如止痛、抗感染、补充液体及控制休克等,均需按常规配合进行。

③治疗冻伤、冻疮

对于Ⅱ度以上有炎症及有分泌物的冻伤,用熟蜂蜜与黄凡士林等量调成软膏,薄薄的涂于无菌纱布上,敷盖于创面,每次敷2~3层。敷盖前先将创面清洗干净,敷盖后用敷料包扎固定。一般用药2~3次后,疼痛及炎症渐趋消失,3~7次可望痊愈。对于冻疮,先用温开水洗涤患部,然后涂蜜包扎,间日换药一次。如未破溃的,可不必包扎。

④治疗溃疡与外伤

年久不愈的慢性溃疡,可试用10%蜜汁洗涤疮口,然后用纯蜜浸渍的纱布条敷于创面,敷料包扎,间日换药1次。曾试治两例下肢溃疡,1周后即有肉芽新生,约2个月即愈。另试治1例梅毒性溃疡,结果无效。皮肤与肌肉的外伤,可用10%蜜汁洗涤伤口,然后涂蜜包扎,能防止感染,获得一期愈合。

⑤治疗皮炎

对过敏性皮炎及湿疹等,用蜂蜜100毫升,加氧化锌10克,淀粉20克,制成软膏外搽。用药后可使红疹消退,渗出物减少,痒感消失。治疗尿布皮炎,先用温水洗净患部,而后用蜂蜜涂搽,每日1~2次。

⑥治疗角膜溃疡及睑缘炎

用蜂蜜制成5%滴眼液滴眼,治疗角膜溃疡29例,治愈22例,进步4例,无效3例。一般在用药1、2天后,溃疡即由进行性转为静止,基底清洁,透明度增加,浸润边缘消失。奏效的原因可能是增强机体防御能力,或影响病变部位的新陈代谢。用蜂蜜外涂,每日3次,治疗睑缘炎76例,平均3.5天治愈。

⑦治疗鼻炎和鼻窦炎

对慢性鼻炎采用40%蜂蜜行游子透入法治疗,每日1次,电流强度1~5毫安,时间15~20分钟,14次为一疗程。如需行第二疗程时,休息1个月后再继续进行。50例患者经14~24次治疗后,11例痊愈,18例好转,11例减轻,10例无效。对上颌窦炎,经穿刺灌洗后注入20%或40%蜂蜜2毫升,每周2次。观察29例,治愈20例。发病时间愈短,疗效愈好。鼻窦灌洗出的分泌物属于粘液性者效果最佳,粘液脓性者效果最差。又有用蜂蜜涂于鼻腔患处(涂蜜前先洗净鼻腔的结痂及分泌物),早晚各1次,治疗萎缩性鼻炎5例,经8~29天后,鼻部痛痒及前额疼痛均消失,鼻腔无分泌物及结痂。4例嗅觉完全恢复,1例好转。除2例鼻粘膜尚有萎缩现象外,余均恢复正常。

⑧其它

蜂蜜还曾用于下列疾病:㈠急性细菌性痢疾:成人每日150克,分4次服;小儿酌减。㈡便秘:适用于习惯性便秘,老年和孕妇便秘。每晨内服,或用20%蜂蜜水灌肠。㈢贫血:对低色素性贫血有效。治疗后血球与血红蛋白有显著的增加。每日用80~100克,分3次服。㈣阴道滴虫:用蜂蜜装入胶囊塞入阴道。此外,对神经衰弱、高血压、肺结核、心脏病、肝脏病等慢性疾患,内服蜂蜜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或调补作用,一般作为辅助用药。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