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霜

为杂草经燃烧后附于灶突或烟囱内的烟灰。将灶突或烟囱内的黑灰,轻轻刮下,用细筛筛去杂质。
汉语拼音:Bǎi Cǎo Shuānɡ
别名:月下灰、灶突墨、釜下墨、灶突中尘、釜脐墨、釜月中墨、铛墨、灶额上墨、釜底墨、锅底黑、铛底煤、灶额墨、釜煤、釜炲、锅底灰、灶烟煤、灶煤、锅烟子
英文名:Plant Soot, Soot from the bottom of a boiler
功效与作用:治疗咯血:取百草霜冲服,每次0.5~1钱,每日3~4次。共治14例,其中多数为肺结核,结果11例在用药后1~3天咯血停止或显着减少。本品对中、小量咯血效果较优,对大量咯血则较差。未见副作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1-3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性味:苦;辛;性温
归经:入肝、肺、胃经。
用药禁忌:《本草汇言》:"阴虚火燥,咳嗽肺损者,勿用。"
配伍经验:当归乳香巴豆木香甘草地黄川芎杏仁干姜没药白芷麝香丁香雄黄赤芍朱砂三棱陈皮黄连冰片
相关方剂:琥珀黑散陀僧膏黑末子桐油膏神应丸、十三太保丹、神仙夺命丹、七仙夺命丹、丁香脾积圆理血膏

百草霜性状

本品为粉末状,或粘结成小颗粒状,手捻之即成粉末。黑色。体轻,质细似霜,入水则漂浮而分散。触之沾手,无油腻感。气微,味淡微辛。以色黑、体轻、质细、无杂质者为佳。

百草霜化学成分

主含碳粒。

百草霜各家论述

1.《本草图经》:主消化积滞,今人下食药中多用之。

百草霜附方

1.疏血丸(《医宗金鉴》),治肠出血及子宫出血。2.六神丸(《中药制剂手册》),主治咽喉肿痛,单双乳蛾,疔疮痈疖等症。3.治衄血不止方(《本草纲目》):百草霜末吹之。4.治口舌生疮方(《方脉正宗》)。5.治咽喉无故肿闭方(《方脉正宗》)。6.治小儿食积疳膨方(《方脉正宗》)。7.治血痢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8.治卒下血不止方(《外台秘要》)。9.治妇人白带方(《永类钤方》)。10.治妇人崩血大脱方(《本草汇言》)。

百草霜临床应用

治疗咯血:取百草霜冲服,每次0.5~1钱,每日3~4次。共治14例,其中多数为肺结核,结果11例在用药后1~3天咯血停止或显着减少。本品对中、小量咯血效果较优,对大量咯血则较差。未见副作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