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酒配方

  • 黄精酒 功效:  补气益脾,润燥乌发。适用于面肢浮胀,发枯变白,皮肤干燥易痒,心烦急躁而少眠等症。
  • 茴香雀酒 出处:  《直指》卷十八 功效:  肾冷疝气,偏坠急痛。
  • 菊花浸酒 出处:  《圣惠》卷二十五 功效:  风虚久冷,腰脚疼痛,食少羸瘦,颜色萎瘁,行立无力。
  • 北地太守酒 出处:  《千金》卷二十四 功效:  万病蛊毒,风气寒热。
  • 史国公浸酒方 出处:  《证治准绳·类方》卷一 功效:  祛风除湿,养血舒筋。治风湿痹痛,四肢顽麻,骨节酸疼,屈伸不利;半身不遂,言语謇涩,手足拘挛。
  • 鹿血酒 出处:  《普济方》卷二一八 功效:  令人血气充盈。主
  • 花蛇酒 出处:  《本草纲目》卷二十五 功效:  诸风,顽痹瘫缓,挛急疼痛,恶疮疥癞。
  • 海桐皮酒 出处:  《圣济总录》卷八 功效:  风冷流于脚膝,行立不得。
  • 天雄酒 出处: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四 功效:  治元气衰惫,风冷侵袭,以致腰痛,牵引腿陛,腰脊拘急,俯仰不得。
  • 葱豉黄酒汤 出处:  《孟诜方》 功效:  解表和中。适用于风寒感冒。
  • 竹茹酒 出处:  《太平圣惠方》 功效:  解痛,舒经,止血,安胎。适宜于妊娠失坠,胎损腹痛而见下血者服用。
  • 螺肉酒 出处:  《卫生总微》卷十五 功效:  小儿黄疸病。
  • 回阳救急酒 出处: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昌方) 功效:  阴寒霍乱,吐泻交作,手足厥冷,转筋,唇淡面白;并治阴寒腹痛。
  • 种玉酒 出处:  《民间验方》 功效:  妇女经水不调,不能受孕,或气血不足,难以孕育。用于妇女血亏宫寒不孕等症。
  • 干姜酒 出处:  《药酒汇编》验之临床,上述各症,凡证属阳虚者,用之多效热性诸症忌服 功效:  温中逐寒,回阳通脉。主治心腹冷痛,吐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风寒湿痹;阳虚呕吐,或吐衄,便血;老人冷气心痛,举动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