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酒配方

  • 杜仲酒 出处:  《圣济总录》卷八十五 功效:  肾虚冷或感寒湿,腰脚冷痹,或为疼痛。
  • 菊花酒 功效:  养血祛风。用于治疗头晕头痛,耳鸣耳聋,目眩,痿痹等,久服可消百病。
  • 抽葫芦酒 出处:  《医林改错》卷下 功效:  腹大周身肿。
  • 还童酒 出处:  《回生集》卷上 功效:  久饮能添精补髓,强壮筋骨,驱风活经络,大补气血。主
  • 三枯髅酒 出处:  《普济方》卷三十七 功效:  治便红。
  • 丝瓜酒 出处:  《仙拈集》卷一 功效:  治黄疸。眼与周身黄如金色者。
  • 菝葜酒 出处:  《圣济总录》卷八十四 功效:  脚气屈弱积年,腰脊挛痹,及腹内坚结者。
  • 蒲黄酒 出处:  《千金翼方》卷十九 功效:  活血利水。治脾虚水停,遍身水肿或暴肿。
  • 刘寄奴酒 出处:  《药酒汇编》 功效:  消肿定痛,止血续筋。适用跌打挫伤,瘀血肿痛。
  • 加味史国公药酒 出处:  《活人方》卷六 功效:  肥人素有湿痰风痰,气虚不能导引,以致淫溢流注于经络关节之处,为疼痛,为酸麻,手足举动不利,行步痿躄难前,口眼?斜,涕唾纵横,言语謇涩,舌音不清,筋骨拘孪难于运转。
  • 蓖麻酒 出处:  方出《千金》卷八,名见《圣济总录》卷十一 功效:  猥退风,半身不遂,失音不语。
  • 白石英酒 出处:  方出《圣惠》卷三十八,名见《普济方》卷二六○ 功效:  风虚湿痹,脚弱筋挛,阴痿体寒,视听不明。
  • 苦酒方 出处:  《喉科枕秘》卷二 功效:  阴毒喉风,自汗咽疼,脉沉细,属少阴证者。
  • 虎骨木瓜酒 出处:  《丸散膏丹集成》 功效:  追风定痛,除湿驱寒,壮筋强骨,调和气血。主风寒湿气流入经络,筋脉拘挛,骨节酸痛,四肢麻木,口眼歪斜,山岚瘴气,历节风痛。骨折伤筋后,筋络挛缩酸痛,痿软无力。
  • 柳根酒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功效:  瘤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