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天南星(炮)半夏(汤洗七遍,去滑)各30克
炮制:上二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去痰涎,利胸膈。治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5片,同煎至100毫升,去滓放温,食后、夜卧细细呷之。
出处:《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组成:生山药1两,生黄耆(生黄芪)5钱,知母6钱,生鸡内金2钱(捣细),葛根1钱半,五味子3钱,天花粉3钱。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治消渴。口渴引饮,小便频数,困倦气短,脉虚细无力。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及其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肾病、骨代谢紊乱等并发症,也可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干燥综合征、慢性咽炎等属气阴两虚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甜物。
运用:气虚较甚,体倦、气少懒言者,加人参或西洋参等;热邪较甚,口渴较甚,且饮不解渴、心烦者,加竹叶、石膏等;肾虚较甚,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者,加熟地黄、山萸肉等。
方解:消渴之证,每以口渴引饮、多食形瘦、小便数多为主要临床特征,多系肺燥胃热肾虚为病。本方所主之消渴乃元气不升,真阴不足,脾肾两虚所致,治宜益气滋阴,固肾止渴。方中黄芪、山药益气滋阴,补脾固肾,为君药。知母、天花粉滋阴清热,润燥止渴,配合黄芪、山药,则元气升而真阴复,气旺自能生水,故为臣药。佐以葛根升阳生津,助脾气上升,散精达肺;鸡内金助脾健运,化水谷为津液;五味子酸收,固肾生津,不使水液急于下趋。诸药相配,共奏益气滋阴,固肾止渴之功。
方歌:玉液山药芪葛根,花粉知味鸡内金,消渴口干溲多数,补脾固肾益气阴。
提示:服药期间,忌食甜物。
研究: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老年口干症、慢性咽炎、胃脘痛等病症。
出处:《医学衷中参西录》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