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归饮

组成:熟地黄6~9克或加至30~60克、山药6克(炒)、山茱萸3克、枸杞子6克、甘草3~6克(炙)、杜仲6克(姜制)、肉桂3~6克、制附子3~9克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填精补血。治肾阳不足,腰膝酸痛,气怯神疲,大便溏薄,小便频多,手足不温,阳痿遗精,舌苔淡薄,脉象沉细者;阳虚咳嗽;产妇虚火不归元而发热者;肾虚火衰,晕坠而痛;或阴盛格阳、真寒假热之证。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50毫升,空腹时温服。如气虚血脱,或厥,或昏,或汗,或晕,或虚狂,或短气者,必大加人参、白术;如火衰不能生土,为呕哕吞酸者,加炮干姜;如阳衰中寒,泄泻腹痛,加入参、肉豆蔻;如小腹多痛者,加吴茱萸;如淋带不止,加破故纸;如血少血滞,腰膝软痛者,加当归。

运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不孕不育、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妇科、男科疾病,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等骨科疾病,以及哮喘、眩晕等病症属肾阳不足证者。

方解:右归饮用六味丸之“三补”加枸杞子、炙甘草填精益气,以桂、附、杜仲温补肾阳,以达“阴中求阳”之效,主要用于治疗肾阳不足之证。原方加减如下:“如气虚血脱,或厥或昏,或汗或运,或虚狂,或短气者,必大加人参、白术,随宜用之;如火衰不能生土,为呕哕吞酸者,加炮干姜二三钱(6~9克);如阳衰中寒,泄泻腹痛,加人参、肉豆蔻,随宜用之;如小腹多痛者,加吴茱萸五七分(1.5~2.1克);如淋带不止,加破故纸一钱(3克);如血少血滞,腰膝软痛者,加当归二三钱(6~9克)。”(《景岳全书》)临床如见气虚者,可加人参、白术;火衰不能生土而见呕哕吞酸者,加干姜;腹痛腹泻者,加肉豆蔻、党参;少腹疼痛者,加吴茱萸;带下淋漓者,加补骨脂、芡实;月经稀少、腹痛者,加当归、白芍。

方歌:右归饮用地药萸,附桂仲草与枸杞,气虚大加参和术,肾阳虚衰服之愈。

出处:《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