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附子败酱散

别名:附子汤(《圣济总录》卷一二九)、败酱散(《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薏苡附子散(《证洽准绳·疡医》卷二)。

组成: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败酱五分。

功能主治:排脓消痈,温阳散结。治肠痈内已成脓,身无热,肌肤甲错,腹皮急,如肿状,按之软,脉数。现常用于治疗脓肿型阑尾炎、包块型阑尾炎、慢性阑尾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炎、慢性肛窦炎、溃疡性结肠炎、湿疹等病症。

用法用量:上三味,杵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小便当下。

备注:本方所治肠痈,是由素体阳虚,寒湿瘀血互结,腐败成脓所致。方中重用薏苡仁利湿排脓,轻用附子扶助阳气,以散寒湿,佐以败酱破瘀排脓。配合成方,共奏利湿排脓,破血消肿之功。

运用:若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白术;湿毒盛者,可合用赤豆当归散;若瘀热未净者,可合用大黄牡丹汤。

方解:本方为肠痈脓成、日久不消、损及阳气之证而设。方中重用薏苡仁以利湿退肿,伍用败酱散清热活血,排脓消痈,两药合用,旨在使脓溃结散痈消;少佐附子辛热,助阳行郁,并防服寒药后更伤中阳。三药合用,清热排脓而不伤阳气,温阳扶正而不炽热毒,共奏清热排脓消痈,扶正助阳驱邪之功。

方歌:薏苡附子败酱散,解毒散结力不缓,肠痈成脓宜急投,脓泻肿消腹自软。

研究:本方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胆囊炎、肝脓疡等病症。现代药理及临床研究认为薏苡附子败酱散中诸药有促进组织修复,改善血液循环及营养状况,增强消炎和免疫功能,从而使坏死细胞恢复活力的作用。

出处:《金匮要略》卷中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