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丁香四钱(不见火),陈皮(去白)二两,甘草、诃子(炮.去核)、青皮(去白),各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脾胃虚弱,腹痛泄痢,不思乳食,呕吐不止,困乏神懒,心胁膨胀,颜色青黄,恹恹不醒。
用法用量:每服一大钱,水七分盏,煎至五、六分,食前进,量大小加减与服。此药极有神效,不可尽述。
出处:《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别名:补脾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组成:陈皮(去白)一两(30克),丁香二钱(6克)(一方用木香),诃子(炮,去核)、青皮(去白)、甘草(炙)各五钱(15克)
功能主治:温中理气,健脾止泻。主治脾胃虚寒,症见腹痛腹胀,呕吐泻利,不思乳食,小儿疳积,神卷面黄,腹大身瘦,苔白腻,脉沉细。
用法用量:上药为末,三岁儿服4.5克,用水80毫升,煎至24毫升,空腹时服。
运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腹泻、厌食症、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病症。
方解:本方用丁香益火燠土,温脾和胃;陈皮苦温燥湿,香能快脾;青皮理气疏肝,消积化滞;诃子涩肠止泻。本方合温散寒邪、健运中州、固涩滑泄三法于一方。临床常用于小儿脾胃虚弱及疳积,以腹痛、吐泻、不思乳食为辨证要点。急性热证下利,不宜用本方。如虚寒较甚,加炮姜、肉桂;腹泻较甚,加白术、茯苓、薏米仁、扁豆;食积停滞,加三仙、鸡内金;呕吐加半夏、生姜。
方歌:益黄散内用青陈,诃子丁香炙草伦,脾土虚衰成泄泻,和脾调气效堪珍。
研究: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消化不良、贲门失弛缓症、中毒性肠麻痹、腹型癫痫、小儿麻痹等证属脾胃虚弱的病症。
出处:《小儿药证直诀》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