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半夏18克 生姜15克 陈皮12克(一方用人参)
炮制:上三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胸中有寒,痰饮内停,胸胁痞满,呕逆,食物不下。
用法用量:以水一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
出处:《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
组成:半夏一升(20克)、生姜半斤(10克)。
功能主治:和胃止呕,散饮降逆。主治痰饮呕吐,反不渴,心下有支饮者,以及诸呕吐谷不得下,苔白腻,脉弦滑。现常用于治疗胃炎、内耳眩晕症及化疗后所致的胃肠反应等属痰饮呕吐者。
用法用量: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运用:如见脾胃虚寒,加附子、干姜、丁香、吴萸;胃火上逆,加山栀、黄芪、竹茹;饮食积滞,加山楂、神曲;胃阴不足,加沙参、麦冬、石斛、芦根、枇杷叶等。
方解:本方证因痰饮停于心下,胃气失于和所致。痰饮停于胃,胃失和降则呕吐,谷不得下。呕多必津伤致渴,渴者为饮随呕去,故为欲解;若呕反不渴,是支饮仍在心下之故。治宜化痰散饮,和胃降逆。方中用半夏辛温,燥湿化痰涤饮,又降逆和中止呕,是为君药。生姜辛温,为呕家之圣药降逆止呕,又温胃散饮,且制半夏之毒,是臣药又兼佐药之用。二药相配,使痰祛饮化,逆降胃和而呕吐自止。仲景所创该方,对于后世痰饮呕吐或胃气上逆证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已成为祛痰化饮或和胃降逆止呕的常用配伍组合。方用半夏化湿除痰,和胃降逆;配以生姜既制约半夏毒性,又增强温中和胃止呕作用,为其配伍特点。本方为治疗痰饮呕吐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呕吐不渴,苔白滑为辨证要点。
方歌:小半夏汤有生姜,化痰降逆基础方;主治痰饮呕吐证,若加茯苓效力彰。
提示:忌羊肉、饧。
研究:临床报道又见于治疗胃神经症、不完全性幽门梗阻、胃肠炎、食物中毒、妊娠恶阻。名中医郁仁存教授用其治疗食管癌亦取得良效。
出处:《金匮要略》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