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天麻9克、钩藤(后下)12克、生石决明(先煎)18克、山栀子9克、黄芩9克、川牛膝12克、杜仲9克、益母草9克、桑寄生9克、首乌藤9克、朱茯神9克
功能主治: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症见头痛,眩晕,失眠,震颤,或口苦面红,舌红苔黄,脉弦或数。本方为肝肾不足,肝阳偏亢,肝风上扰的常用方,以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为辨证要点。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急性脑血管病、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肝肾不足,肝阳上亢者。
用法用量:水煎,分2~3次服。
备注: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熄风;山栀,黄芩清肝泻火;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朱茯神养心安神;益母草活血利水;牛膝活血通络,引血下行。诸药合用,共成清热平肝,潜阳熄风之效。
运用:若肝阳亢盛者,加生白芍、珍珠母;偏于风盛者,可酌加龟板、鳖甲、牡磁石等;偏于火盛者,加龙胆草、夏枯草等。
方解:本方证为肝肾不足,肝阳偏亢,肝风上扰所致。肝肾不足,肝阳偏亢,风阳上扰,则头痛,眩晕;阳亢化热扰心,则失眠;风火内扰,则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平肝息风,兼以清降、补肾、安神。方中天麻平肝息风止眩;钩藤清肝息风定眩,共为君药。石决明长于平肝潜阳,清热明目,助君平肝息风;川牛膝活血利水,引血下行,直折亢阳,共为臣药。益母草活血利水,与牛膝配伍以平降肝阳;栀子、黄芩清肝降火,以折其亢阳;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以治其本;夜交藤、朱茯神宁心安神,为佐药。诸药合用,标本兼顾,以平肝息风治标为主,兼以补益肝肾,清热安神。
方歌:天麻钧藤栀决明,桑芩杜藤益牛神;息风清热补肝肾,头痛眩晕失眠宁。天麻钩藤石决明,栀杜寄生膝与芩;夜藤茯神益母草,平肝熄风治眩晕。
提示:使用注意肝经实火之头痛,眩晕,不宜使用本方。
出处:《杂病证治新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