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戊己汤(《症因脉治》卷四)。
组成:芍药、甘草(炙)各四两(12g)。
功能主治:酸甘化阴,缓急止痛。治阴血不足,血行不畅,腿脚挛急或腹中疼痛。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足温者。现常用于治疗肌肉痉挛、老年腰腿痛、胃扭转、腹痛、消化性生溃疡、先天性和萎缩性肌强直症、哮喘、百日咳、出血热后期脚挛急、痛经、呃逆、痢疾、慢性结肠炎、坐骨神经痛、老年腰腿痛、血栓性静脉炎、颈椎综合征、不安腿综合征、跟骨骨质增生等病症。
用法用量: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二次温服。
备注:本方主治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筋脉失濡所致诸证。方中芍药酸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甘温,健脾益气,缓急止痛。二药相伍,酸甘化阴,调和肝脾,有柔筋止痛之效。
运用:若气虚明显者,加大甘草用量,再加人参、白术,以健脾益气;若血虚甚者,加大芍药用量,再加当归、阿胶,以养血补血;若饥不思食者,加山楂、神曲,以消食和胃等。
方解:《注解伤寒论》:芍药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也。酸以收之,甘以缓之,酸甘相合,用补阴血。《医方集解》:此足太阴、阳明药也,气血不和,故腹痛。白芍酸收而苦涩,能行营气;炙甘草温散而甘缓,能和逆气;又痛为木盛克土,白芍能泻肝,甘草能缓肝和脾也。
方歌:芍药甘草两药投,筋挛拘急足趾抽。苦甘化阴利血统,滋阴柔肝效立瘳。
提示:使用本方宜辨虚实,虚热者可用,虚寒者不宜用。
研究:现代研究表明,芍药甘草汤有镇痛、抗炎、止咳、抗变态反应作用,能抑制副交感神经兴奋所致的回肠收缩,可促进细胞内花生四烯酸向磷脂的渗入,使游离的花生四烯酸减少,从而减少前列腺素合成,达到治疗月经困难的目的。
出处:《伤寒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