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麻黄连翘汤(《医学纲目》卷三十一)。
组成:麻黄6克(去节)连轺6克(即连翘根)杏仁6克、赤小豆10克、大枣12枚(擘)生梓白皮(切)10克、生姜6克、甘草6克(炙)
功能主治:解表发汗,清热利湿。治阳黄兼表证。发热恶寒,无汗身痒,周身黄染如橘色,脉浮滑。
用法用量:上八味,以水1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备注:方中麻黄、杏仁、生姜辛散表邪,宣发郁热;连轺、生梓白皮、赤小豆清泄湿热;大枣、甘草调和脾胃。诸药合用,使表里宣通,湿热得以清泄,表解里和而黄疽可愈。
出处:《伤寒论》
组成:麻黄1两,连轺1两,赤小豆半两。
炮制: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身热不去,瘀热在里发黄,小便微利。
用法用量:每服1两,以水3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出处:《此事难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