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四苓散

组成:茯苓5分,猪苓5分,泽泻5分,白术5分,滑石1钱,栀子1钱,甘草2分,灯心30茎。

炮制:上锉。

功能主治:诸淋。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出处:《济阳纲目》卷九十一

组成:茯苓、猪苓、泽泻、白术、黄芩、木通(1方再加滑石、栀子)。

炮制:上锉。

功能主治:火多泄泻。

用法用量:水煎服。

出处:《济阳纲目》卷二十二

组成:白术、赤茯苓、猪苓、泽泻、海金沙、木通、车前子。

功能主治: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水煎服。

出处:《便览》卷三

组成:茯苓、白术、猪苓、泽泻各等分加山栀子、麦冬、木通、黄芩。

功能主治:湿热不清便浊。

用法用量:水煎服。

出处:《证治汇补》卷八

组成:人参减半 白术(去芦)赤茯苓(去皮)猪苓 泽泻 香薷 石莲子肉 麦冬(去心)各等分

炮制: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清心祛暑,健脾利湿。治心经伏暑,小便赤浊而有热者。

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温服。

出处:《寿世保元》卷五

组成:白术1钱5分,白茯苓(去皮)2钱,猪苓2钱,泽泻2钱,木通2钱,栀子3钱,黄芩2钱,白芍3钱,甘草8分。

炮制:上锉。

功能主治:泄泻属火证者,腹痛,泻水如热汤,痛一阵,泄一阵。

用法用量:加灯心10茎,水煎,空心服。

出处:《寿世保元》卷三

组成:羌活2钱,白术(净)1钱5分,泽泻(盐水炒)1钱5分,猪苓1钱5分,茯苓1钱5分。

功能主治:利湿。主湿胜身痛,小便不利而渴。

用法用量:如体质寒者,加肉桂3分,或4-5分。

出处:《不知医必要》卷一

组成:猪苓、泽泻、赤茯苓、木通、黄芩、黄连、车前、白芍、金银花。

功能主治:疹后热毒积火移于大肠而致泻痢者。

出处:《治疹全书》卷下

别名:加味四苓汤

组成:猪苓7分,木通7分,泽泻8分,黄芩5分(酒炒),黄连2分(酒炒),赤茯苓7分,牛蒡子5分(炒,研),车前子7分(炒)。

功能主治:痘疹毒气猖盛,行浆时作泻,小便红黄;痘疹已回水结痂,脱落大半,余毒未尽,大渴大泻,每夜饮水3-5碗,饮1次,泻1次,1-20次不止。

用法用量:加味四苓汤(《医钞类编》卷十九引聂氏方)。

注意:虚泄者断不可服。

提示:虚泄者断不可服。

出处:《痘疹传心录》卷十九

组成:白术1钱,茯苓(用赤者)8分,猪苓7分,泽泻7分,木通6分,车前6分,牛蒡子6分,黄芩3分。

功能主治:分清浊,利阴阳。主小儿痘疹初热,热着于中,水道不分,而致热泻,小便赤而不利,其粪或黄或赤或黑,其气甚臭,泄时有声,直射而远。

用法用量:腹痛,加木香;后重出肠,加升麻;若素有食积而作泄,加厚朴,陈皮、山楂、神曲、木香、胡连;若泄带红色,加百草霜;若身热烦渴,加柴胡、黄芩、麦冬;若痘隐隐不起,在皮间而不出见,加升麻以提气上升。

出处:《种痘新书》卷四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