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散

组成:蝙蝠(炙干)1枚 当归(切、焙)骨碎补(去毛)桂(去粗皮)补骨脂(微炒)各15克 大黄(锉,炒)60克

炮制:上药六味,研细过筛。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治损伤瘀血在内,攻注刺痛。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空腹时用温酒调下,薄荷醋汤送下亦得。

出处:《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组成:绿豆粉不拘多少(新铁锅内慢火炒令真紫色)

炮制:上药用新汲水或热酒和热醋调令成膏。

功能主治:治跌仆损伤手足。

用法用量:厚敷损伤处,以牛皮纸覆盖,再将杉木皮1~3片,扎缚固定。

出处:《世医得效方》卷十八

组成:乳香15克 没药15克 血竭(生)15克 贝母9克.羌活15克 南木香6克 厚朴9克 川乌(制)3克 草乌(制)3克 白芷(生)24克 麝香1.5克 紫荆皮(生)24克 生香附15克 炒小茴9克 甲珠15克 煅自然铜15克 独活15克 川断15克 虎骨15克 川芎15克 木瓜15克 上安桂(去皮)9克 当归(酒洗)24克

炮制:上药二十三味,共研细末。

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或久伤不愈。

用法用量:开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一般扭、挫伤用6~15克,可视伤处大小酌量用。

注意:上焦有热,出现口干舌燥者忌用。

提示:上焦有热,出现口干舌燥者忌用。

出处:《中医正骨经验概述》

别名:小活血散

组成:白花蛇5两(头紧细者),草乌头10两,川乌头5两,防风2两半。

炮制:上4味,同煮香熟为度,滤出,先去防风不用;次将白花蛇(去皮骨)炙干;次将草乌头(去皮脐,焙)取5两;又次将川乌头(去皮脐)取2两半外,别入草乌头(生,去尖)5两,又入川乌(生,去皮脐)2两半,一处为细末;再入血竭1两(别研),麝香半钱(别研),和匀。

功能主治:大风疾,诸风,浑身顽麻搔痒成疮。

用法用量:临服药时,先于食后将真大风油1钱并麝香少许,用清茶或酒调服;续将活血散每服1字,浓煎贯众汤点茶清调下。更量疾势加减服。

注意:切忌鸡肉。

提示:切忌鸡肉。

出处:《杨氏家藏方》卷一

别名:血竭活血散

组成:赤芍5钱,归尾5钱,红花5钱,紫草5钱,木香2钱,血竭1钱。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痘色淡白,或热极血焦不红活。

用法用量:血竭活血散(《痘疹仁端录》卷十四)。《赤水玄珠》有川芎。

出处:《医学入门》卷八

组成:苦葶苈。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活血软坚。主恶疮死肉肿硬。

用法用量:用好油调匀,扫死肉上。

出处:《医方类聚》卷一九二引《施圆端效方》

别名:小活血散、止痛活血散

组成:白芍药1钱。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主疹子或出不快;痘疹血虚血热,已出未尽,烦躁不宁,腹痛。

用法用量:小活血散(《医学入门》卷八)、止痛活血散(《医方考》卷六)。

出处:《活人书》卷二十一

组成:黄芪2两,当归2两,川芎2两,白芷2两,续断2两,鹿茸2两,黄芩2两,细辛2两,干姜2两,附子2两,芍药2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枪伤,腹裂肠出者。

用法用量:先饮酒,次服药5钱匕,日3服。

出处:方出《医学入门》卷八,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三十

组成:当归(酒洗)半两,生干地黄(酒洗)半两,川芎半两,红花半两,赤芍药半两,苏木半两,甘草3钱。

功能主治:破血伤风。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煎7分,温服,不拘时候。

出处:《活幼心书》卷下

组成:金星草5叶,川芎1分,羌活1分,人参半两,甘草2分。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痈疡脓出不快,肢体闷痛,寒热无时,口苦舌干,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水调下,1日3次,如大肿赤疼痛,用麦冬5钱捣烂热调令清,以鹅毛刷在痛肿瘢上。

出处:《卫济宝书》卷下

组成:当归4两,川芎4两,白芍药4两,柴胡4两,肉桂(去粗皮)2两。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冲任气虚,经事不调,或多或少,或前或后。

用法用量:方中柴胡,《御药院方》卷十作“延胡”。

出处:《产乳备要》

别名:茜根活血汤

组成:白芍药1两,茜根5钱(酒洗)。

功能主治:痘根窠红散而不附者。

用法用量:茜根活血汤(《痘疹仁端录》卷十四)。

出处:《外科启玄》卷十二

组成: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苍术、黄柏、秦艽、木瓜。

功能主治:内伤霍乱转筋。

出处:《症因脉治》卷四

别名:芎归汤

组成:当归、川芎各等分。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痘疮出得稠密,血弱,色不润泽而干者。

用法用量:每服1钱,红花汤调下。

出处:《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组成:白芍药1两(酒炒),紫草茸1钱半。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痘疹已出未尽,烦躁不宁,肚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匙,糯米汤调下。

出处:《明医杂着》卷六

组成:当归、红花、桃仁、甘草、柴胡、大黄、生地黄、蒲黄。

功能主治:扑堕伤损。

用法用量:水煎服。

出处:《痘疹传心录》卷十八

别名:如圣散

组成:赤芍药。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疮疹已出不快。

用法用量:如圣散(《普济方》卷四○三)。

出处:《杨氏家藏方》卷十九

组成:绿豆粉。

炮制:于新铁铫内炒令真紫色,新汲水调令成稠膏。

功能主治:打扑伤损手足。

用法用量:厚敷损处,须数遍贴满,以纸花将杉木皮1片缚定。

出处:《得效》卷十八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