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氏黑散

组成:菊花40分,白术10分,细辛3分,茯苓3分,牡蛎3分,桔梗8分,防风10分,人参3分,矾石3分,黄芩5分,当归3分,干姜3分,芎?3分,桂枝3分。

炮制:上为散。

功能主治:驱风除热,通经活络。主大风四肢烦重,风癫,中风瘫痪。

用法用量:《外台》有“钟乳”。

注意:忌一切鱼、肉、大蒜;忌桃、李、雀肉、胡荽、青鱼,鲜酢物;孕妇忌服。

出处:《金匮》卷上

组成:菊花四十分(一作三钱),白术、青防风(一作八分)各十分,桔梗八分(一作六分),黄芩五分(一作四分),细辛、干姜、人参、茯苓、当归、川芎、牡蛎(熬)、矾石、桂枝各三分(一作各二分二厘)。

功能主治:清肝祛风,化痰通络。主治风邪直中脏腑,邪在心脾,症见四肢烦重,心中恶寒,胸闷短气,身痒瘾疹,舌淡苔腻,脉弦滑。现常用于脑梗死,气血亏虚,风邪人中,舌强不灵,肢体活动障碍。

用法用量: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每日一次(一作三次)。初服二十日,温酒调下,禁一切鱼肉大蒜等,常宜冷食,六十日止服。为积在腹中不下也,熟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

注意:服药期间,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

运用:如热象不显,去黄芩;痰涎壅盛,头目眩晕,加白附子、胆南星;气血不足,加黄芪、熟地黄、何首乌。

方解:用侯氏黑散其玄机主要在于补脾胃、祛风邪。方用白术、茯苓、人参、干姜以补脾益气;菊花、防风、细辛、桂枝以祛风散邪。特别重用菊花,以能并去内外之风邪也;当归、川芎养血活血,此“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义;桔梗、矾石降气化痰,以使风邪无所恋;黄芩、牡蛎清热敛阴,以制风邪之所散。全方药味虽多而不杂,配伍虽繁而严谨,可谓步步为营,丝丝入扣。临床应用以胸闷气短、四肢烦重、身痒瘾疹为辨证要点。方中矾石一药,《张仲景药法研究》《中药大辞典》《中药学》等文献认为其矾石为白矾,但从经方或中成药的命名、所治病症及《本草逢原》《本草纲目》等本草文献的佐证来看,侯氏黑散中的矾石,应为绿矾无疑。

方歌:(1)黑散辛苓归桂芎,参姜矾蛎各三同,菊宜四十术防十,桔八芩须五分通。(2)侯氏黑散金匮方,归芎苓术牡干姜;辛防参桔芩矾桂,重用甘菊降压良。

提示:服药期间,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

研究:临床报道尚见于治疗关节炎、高脂血症、中风急性期、眩晕、结肠炎、颈性高血压、重症肌无力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侯氏黑散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的双重作用,并且,其还具有降低脂质过氧化物水平的作用。

出处:《金匮要略》卷上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