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散

组成:黄连,黄芩 大黄 黄柏各6克

功能主治:治小儿狐疝气,偏有大小,时时上下者。

用法用量:上药同烧存性,为极细末,加雄猪胆汁及蜜同调,敷患处。

出处:《证治准绳·幼科》卷二

组成:黄连2钱,黄芩2钱,大黄2钱,黄柏2钱(同烧存性)。

炮制: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偏坠,狐疝气偏有大小,时时上下者。

用法用量:雄猪胆汁、蜜同调敷。

出处:《准绳·幼科》卷二

组成:天南星1枚重1两(锉),皂荚2挺(不蚛者,寸截,2味同烧,令通赤,放冷,细研,称2两),芎?末1分,荆芥穗末半两。

炮制:上为散。

功能主治:首风,头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腊茶调服,蜜水亦得,不拘时候。

出处:《圣济总录》卷十五

组成:麻黄1两,贯众1两,桂心1两,甘草3两,干漆3两,细辛2两。

炮制: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产后下痢。血结于内,腹胀喘逆。

用法用量:每服5撮,酒送下,日再服,麦粥下尤佳。

出处:《千金》卷三

组成:麻黄15克 大黄7.5克 杏仁15克

炮制:上三味,先捣麻黄、大黄为散,别研杏仁如脂,纳上药末,又捣,令调和,纳密器中。

功能主治:治小儿变蒸中挟时行温病,或非变蒸时而得时行者。

用法用量:一月儿服小豆大1枚,以乳汁和服。抱令得汗,汗出温粉粉之,勿使见风,百日儿服如枣核;以儿大小量之。

出处:《备急千金要方》卷五

别名:黑膏子

组成:麻黄半两,大黄6铢,杏仁半两。

炮制:先捣麻黄、大黄为散,别研杏仁如脂,乃细细纳散,又捣令调和,纳密器中。

功能主治:小儿变蒸,中挟时行温病;或非变蒸时而得时行者。小儿伤寒发热。

用法用量:黑膏子(《普济方》卷三六一)。

出处:《千金》卷五

组成:干姜半两,甘草1分。

炮制:上入瓷盒内,用火煅存性,为末,煅须恰好,过则力太缓,不及则性太烈。

功能主治:慢脾风,目垂面白。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原书同卷(人卫本)作“黑散子”。

出处:《幼幼新书》卷十引《庄氏家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