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芩清胆汤

组成:青蒿脑4.5~6克、淡竹茹9克、仙半夏4.5克、赤茯苓9克、青子芩4.5~9克、生枳壳4.5克、陈广皮4.5克、碧玉散(包)9克

功能主治:清胆利湿,和胃化痰。治少阳湿热痰浊证。症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胸胁胀痛,舌红苔白腻,脉濡数。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青蒿清暑热以透邪,黄芩化湿热以利胆,共为君药;竹茹、橘皮、半夏、枳壳理气降逆,和胃化痰,均为臣药;赤茯苓、碧玉散淡渗利湿,并导胆热下行,为佐、使药。合而成为清胆热,化痰湿,畅气机的要方。

运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外感发热、流行性感冒、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毒性肝炎、急性阑尾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胆囊炎等病症。

方解:蒿芩清胆汤用于治疗湿热郁阻少阳胆经之证,临床应用以寒热如疟、寒轻热重、胸闷口苦、舌红苔白为辨证要点。方中青蒿脑为青蒿新发嫩芽,性味苦寒而气味芳香,既能清透少阳邪热,领少阳之邪外出,又擅长化湿辟秽,其辟秽宣络之功尤胜于柴胡,伍以清少阳胆热之竹茹、黄芩为君;以枳壳、半夏、陈皮行气和胃化痰;更用碧玉散引相火下泄;赤茯苓致湿热下出,以通畅下焦之气机,使邪有去路。全方共奏清胆利湿,和胃化痰之功。当代名中医朱良春在《汤头歌诀详解》中论述本方:青蒿性味苦寒,专去肝、胆伏热,领邪外出,配合黄芩、竹茹,尤擅清泄胆热,解除热重寒轻之症;半夏、陈皮、枳壳不但能化痰浊、消痞闽,配合黄芩、竹茹,更能止呕逆、除心烦;赤茯苓、碧玉散利小便,清湿热,协同青蒿、黄芩可治黄疸。

方歌:蒿芩清胆枳竹茹,陈夏茯苓加碧玉,热重寒轻痰挟湿,胸痞呕恶总能除。

研究:临床报道还用于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乙型脑炎、支气管哮喘、脑梗死、胰腺炎、肿瘤、癌症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反流性食管炎、荨麻疹、面部痤疮、口腔溃疡、盗汗、失眠等病症。

出处:《重订通俗伤寒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