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桂芍知母汤
组成:桂枝4两,芍药3两,甘草2两,麻黄2两,生姜5两,白术5两,知母4两,防风4两,附子2枚(炮)。
功能主治:通阳行痹,祛风逐湿,和营止痛。清热,散寒,通络,活血,补虚。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风毒肿痛,憎寒壮热,渴而脉数;痘疮将欲成脓而不能十分贯脓,或过期不结痂。
用法用量:桂芍知母汤(《沈注金匮要略》卷五)。
出处:《金匮》卷上
组成:桂枝四两(12克)、芍药三两(9克)、甘草二两(6克)、麻黄二两(6克)、知母三两(9克)、生姜五两(9克)、白术五两(9克)、防风四两(9克)、附子(炮)两枚(6克)。
功能主治:通阳行痹,祛风逐湿。主治肢节疼痛,身体赢弱,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舌偏红苔白,脉濡数。现常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风湿关节炎、风湿多肌痛、纤维肌痛症、坐骨神经痛、股骨头坏死、腱鞘炎等病症,也可用于麻疹并发肺炎、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深部组织炎等病症。
用法用量:上九味,以水700毫升,煮取210毫升,每次温服70毫升,日三服。
运用:如见风偏胜者,加秦艽、独活;寒偏胜者,加苡仁、车前子、泽泻;热化火伤津者,加生地黄、玄参、麦门冬;湿热下注者,加防己、草薢、海桐皮;胸胁满闷者,加柴胡、黄芩;口渴欲饮者,加石斛、天花粉。
方解:本方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流注筋脉,曰久化热伤阴,肢节疼痛。方用桂枝、麻黄祛风通阳,附子温经止痛,合以知母、芍药养阴清热,清热与温经同用。临床应用以关节疼痛、肿胀为辨证要点。
方歌:桂枝芍药知母汤,甘草生姜与麻黄;白术防风炮附子,寒热错杂此方良。
出处:《金匮要略》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