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附子汤

组成:桂1两,附子(炮)1两,甘草3钱半。

功能主治:腹中痛,脉迟缓。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服。

出处:《云岐子脉诀》

组成:桂枝(去皮)三两(9g),芍药三两(9g),甘草(炙)三两(9g),生姜(切)三两(9g),大枣(擘)十二枚,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9g)。

功能主治:调和营卫,扶阳固表。治太阳病发汗太过,遂致汗出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拘急,难以屈伸者。现常用于治疗表虚汗漏、体虚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阴冷症、寒疝、冠心病、鼻衄、崩漏等。

用法用量:以水七升(1400ml),煮取三升(600ml),去滓,温服一升(200ml)。

运用:治寒疝疼痛,加川乌、草乌;风寒湿痹,寒甚痛剧,加川乌;胸痹心痛.加瓜蒌、薤白;上肢痛重,加羌活、川芎、姜黄;下肢痛甚,加独活、牛膝、防己;腰背疼痛,加杜仲、续断、桑寄生。

方解:本方是桂枝汤证兼见阳虚者而设,表证未除,故用桂枝汤解肌散邪,调和营卫,以外解表证;用附子温经扶阳温煦阳气,庶阳气得复,肌表自固,不仅外邪可解,漏汗自止,而肢急,溲难等症亦可痊愈。此乃“治病求本”之例。

方歌:(一) 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二) 汗因过发漏漫漫,肢急常愁伸屈难;尚有尿难风又恶,桂枝加附一枚安。

提示:本方适用于汗多,阳耗液脱之证,若见大汗亡阳,更有厥冷恶寒,则为阳脱之兆,当宜四逆汤之辈,而非本方所能胜任。

研究:临床报道尚见于治疗漏汗、自汗、遗尿、鼻衄、头痛、性功能减退、低热、不寐、瘾疹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抗炎、镇痛、提高免疫功能、强心,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等作用。

出处:《伤寒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