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附子汤

组成:桂枝(三钱)、附子(炮.去皮脐.三个)、甘草(二钱)

功能主治:治伤寒八九日不解,风湿相搏,身体烦疼。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活人书有芍药大枣。

出处: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组成:桂枝(去皮)四两(12g),附子(炮,去皮)三枚(15g),生姜(切)三两(9g),大枣(擘)十二枚、甘草(炙)二两(6g)。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散寒。主治风寒湿外袭肌表,身体疼烦,不能转侧,以及阳虚内寒的胸腹疼痛,喘咳泄泻,舌苔薄白,脉浮虚而涩。现常用于治疗痛风、类风湿关节炎、病窦综合征、哮喘、肠炎等病症。

用法用量: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日三次。

备注:方中桂枝散风寒,通经络,附子祛风除湿,温经散寒,二药相配,散风寒湿邪而止痹痛;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甘草补脾和中。五味合用,共奏祛风除湿,媪经散寒之功。

运用:疼痛甚者,加乳香、没药、元胡;腰以上痛者,加羌活、川芎;腰以下痛者,加独活、怀牛膝。

方解:方中附子温壮阳气,驱逐寒湿,与桂枝相用,共同达到振奋阳气,驱散风寒湿邪的目的;并用两药又加生姜、大枣、甘草;其中生姜与桂枝相用,调和营卫,倍增振奋阳气,驱散寒湿;与附子相和,助阳而散寒,大枣补中益气,与桂姜合用,温阳以补阳。甘草益气补中,与大枣相用,益气助阳,与桂、附、姜相伍,温阳益气补阳,调和诸药,诸药相伍,温阳、助阳、补阳,共奏祛风除湿,温经散寒之功。

方歌:(1)桂枝附子汤通阳,附子重用是三两;扶阳甘草大枣与生姜,温经散寒除痹良。(2)桂枝附子寒痹痛,去芍加附量要重;扶阳散寒应兼顾,脉浮虚涩是其应。

提示:阴虚火旺证,慎用本方。

研究:通过实验研究证明:桂枝附子汤再加白术、白芍、茯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免疫反应和一些化学介质的作用有关,并可避免皮质醇及非皮质醇抗炎药的显着不良反应;还报道该方通过实验证明,对氧化苦接触性皮炎(迟发型超敏作用)有抑制作用。

出处:《伤寒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