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肠汤

组成:罂粟壳3两(醋浸,炙稍黄),枳壳(麸炒,去瓤)2两,白芍药2两,橘红1两,当归1两,甘草(炙)1两,诃子(煨,去核)半两,木香(煨)半两,人参半两,白姜(炮)半两。

炮制:上锉散。

功能主治:肠虚下痢,赤白频并,日久无度。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食前服。

出处:《三因》卷十二

组成:罂粟壳2两,甘草3钱,干姜(炮)3钱,诃子肉3钱,木香1钱半,陈皮4钱。

功能主治:冷热不调,下痢赤白,及泄泻不止。

用法用量:上药入陈米1撮,水煎。

出处:《观聚方要补》卷二引叶氏方

组成:酸石榴皮半两,黄连(炒)1两,地榆1两,罂粟壳(醋炙)1两半,茯苓1两半。

炮制:上锉散。

功能主治:大肠虚寒,利下青白,肠中雷鸣,大便不节,小便黄赤,气上冲胸,不能久立,身肿,腹急,当脐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入生姜5片、乌梅1个,煎至7分,去滓,空心服。

出处:《三因》卷八

组成:酸石榴皮半两(15克),黄连(炒)、地榆各1两(30克),罂粟壳(醋炙)、茯苓各1两半(45克)

功能主治:涩肠止泻。主治大肠虚寒,利下青白,肠中雷鸣,小便赤黄,气上冲胸,不能久立,身肿腹急,当脐疼痛。

用法用量:上药锉散。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乌梅1个,煎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运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放射性直肠炎等病症。

方解:本方主要用于治疗肠虚滑脱之证。方中罂粟壳、诃子肉等收敛固脱,木香、陈皮理气导滞,炮姜温中,全方涩中寓通,温中兼补。临床应用以久泻、久痢、滑脱不禁为辨证要点。一般临床应用罂粟壳量可酌减至9g左右。临床如见伴腹痛者,可加枳壳、槟榔等理气导滞之品;中阳虚衰,加附子;气虚,加黄芪,党参;带下不止,加黄芪、炒苍术、生米仁、椿根皮等。凡肠中有积滞者不宜服用。

方歌:固肠汤用罂粟壳,酸石榴皮与茯苓,地榆炒黄连各等分,涩肠止泻效堪奇。

研究:早期临床报道本方可用于治疗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带下不止。

出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