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干姜汤

别名:二神汤

组成:甘草(炙)、川白姜(炮)各等分。

炮制:上锉散。

功能主治:男女诸虚出血,胃寒不能引气归原,无以收约其血。

用法用量:二神汤(《朱氏集验方》卷七)。

出处:《直指》卷二十六

组成:甘草5分,干姜5分,蜀椒3分,附子3分。

功能主治:诸疝泄利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出处:《疝气证治论》

别名:干姜甘草汤(《妇人大全良方》卷七)。

组成:甘草(炙)四两(12克)、干姜二两(6克)。

功能主治:辛甘化阳,温养肺胃。主治伤寒误汗后,四肢厥冷,咽中干,烦躁吐逆,以及肺痿吐涎沫而不咳,遗尿,小便数者,苔白,脉细弱。现常用于治疗咳嗽、遗尿、血症、腰痛等病症。

用法用量: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运用:若胃寒明显者,加附子、肉桂,以温暖阳气;若呕吐者,加半夏、陈皮,以降逆止呕;若大便溏者,加扁豆、莲子肉,以健脾止泻等。

方解:甘草干姜汤见载于《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两处所载剂量一致,均为炙甘草4两、干姜2两。在《伤寒论》第29条,本方用于治疗伤寒挟虚误汗,致阴阳两伤者,急用本方辛甘化阳,先复中焦阳气。在《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篇中,用本方治疗虚寒肺痿,旨在辛甘合用,温复阳气,使肺治节有权,气化得司。丹波元简说:“此证虽云肺中冷,其源未尝不由胃阳虚乏。”可见中、上焦虚寒证均可用本方治疗。脾阳不足者,加人参、白术;少阴厥逆,加附子;肺寒痰饮,加麻黄、半夏、细辛等。

方歌:甘草干姜二药齐,温肺运脾暖四肢,金匮用以治肺痿,咳嗽多涎尿也遗。

研究: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腹泻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甘草干姜汤具有化痰、抗炎、止咳的作用,其中甘草含甘草酸、甘草甜素、甘草黄酮、异甘草黄酮醇、甘草素等,具有类皮质激素样作用,其提取物具有祛痰止咳、保肝降酶、保护胃黏膜、增强免疫等多种作用,但大剂量长期使用有钠水潴留的副作用。

出处:《伤寒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