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半夏2钱,生姜3钱,茯苓3钱,甘草1钱,陈皮1钱,白术1钱半。
功能主治:水停心下,眩悸呕吐。
用法用量:水煎服。如渴而小水不利,加泽泻8分,肉桂5分。
出处:《会约》卷四
别名:茯苓桂甘汤、茯苓汤
组成:茯苓二两(6g),桂枝(去皮)二两(6g),甘草(炙)一两(3g),生姜(切)三两(9g)。
功能主治:温中化饮,通阳利水。主心下停饮,心悸,汗出不渴,小便不利,咳而遗溺,奔豚。现常用于饮停胃中,出现心悸、呕逆、头眩等之慢性胃肠神经官能症、心律不齐、胃炎、冠心病等;亦可用于饮停中焦而兼有表证者。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次温服。
方解:本方由桂枝甘草汤加茯苓、生姜而成,或为桂枝汤去芍药、大枣加茯苓而成,为温阳健脾,化饮除湿之剂。以茯苓桂枝二者为温阳健脾,渗湿逐饮;生姜温胃行水,助苓桂而为佐,甘草益气和中则为使。可见本方之治为饮在中焦胃中也。
方歌:汗多不渴此方求,又治伤寒厥悸优。二桂一甘三姜茯,须知水汗共源流。
出处:《伤寒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