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茯苓4两,桂心2两,大枣20个,紫石英1两,甘草2两,人参1两,赤小豆14枚,麦冬3两。
功能主治:心气不足,善悲愁恚怒,衄血,面黄烦闷,五心热,或独语不觉,喉咽痛,舌本强,冷涎出;善忘,恐走不定;妇人崩中,面色赤。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7升,煮取2升半,分3服。
出处:《千金》卷十三
组成:茯苓1钱半,川芎1钱半,当归1钱半,白芍1钱半,生地黄3钱,苏叶1钱,人参1钱,前胡1钱,陈皮1钱,甘葛1钱,甘草1钱,半夏1钱,桑白皮1钱,桔梗1钱,枳实8分,姜3片。
功能主治:血虚,肺燥金枯,经来常咳嗽。
用法用量:空心服。
出处:《女科秘要》卷三
组成:茯苓、紫苏、当归、熟地黄、川芎、白芍。
功能主治:孕妇虚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
出处:《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三
组成:茯苓12克 桂心6克 大枣20枚 紫石英3克 甘草6克 人参6克 赤小豆9克 麦冬9克
炮制:上8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心气不足,善悲愁恚怒,衄血,面黄烦闷,五心热,或独语不觉,咽痛舌强,冷涎出,善忘恐,走不定,妇人崩中,面色赤。
用法用量: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
出处:《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组成:茯苓、人参、白术、当归、生地黄、酸枣仁、白芍、麦冬、陈皮、黄连(炒)各等分,辰砂(研末,临服调入)5分,甘草3分。
炮制:上锉1剂。
功能主治:心汗症。
用法用量:加大枣2个,乌梅1个,浮小麦1撮,水煎,食远服。
出处:《回春》卷四
组成:白茯苓1钱,白茯神1钱,麦冬1钱,生地黄1钱,陈皮1钱,半夏曲1钱,当归1钱,甘草5分。
功能主治:思虑过多,心神溃乱,烦躁不寐。心气为邪所伤吐血。
用法用量:加竹叶、灯心,水煎服。
出处:《医统》卷七十引《局方》
组成:原书参苏饮3两,局方四物汤1两半。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虚劳发热,或五心烦热,并治吐血、衄血、便血并妇人下血过多致虚热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7片,枣子1个,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服。
出处:《易简方》
组成:白茯苓3分,人参3分,前胡3分,半夏(汤洗7次,去滑)3分,川芎3分,陈皮半两,枳壳(麸炒,去瓤)半两,紫苏半两,桔梗半两,甘草(炙)半两,干姜半两,当归1两3分,白芍药2两,熟地黄1两半。
炮制:上为散。
功能主治:心虚寒病,苦悸恐不乐,心腹痛,难以言,心寒,恍惚喜悲愁恚怒,衄血,面黄,烦闷,五心热渴,独语不觉,咽喉痛,舌本强,冷汗出,善忘,恐走,及治妇人怀孕,恶阻吐呕,眩晕,四肢怠惰,全不纳食。
用法用量:每服4大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1个,煎7分,去滓食前服。
出处:《三因》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