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丁公藤2500g、桂枝75g、麻黄93.8g、羌活7.5g、当归7.5g、川芎7.5g、白芷7.5g、补骨脂7.5g、乳香7.5g、猪牙皂7.5g、陈皮33.1g、苍术7.5g、厚朴7.5g、香附7.5g、木香7.5g、枳壳50g、白术7.5g、山药7.5g、黄精20g、菟丝子7.5g、小茴香7.5g、苦杏仁7.5g、泽泻7.5g、五灵脂7.5g、蚕砂16.2g、牡丹皮7.5g、没药7.5g
性状:为棕黄色至红棕色的液体;气香,味微苦、甘。
炮制:以上二十七味,除乳香、五灵脂、木香、没药、麻黄、桂枝、白芷、小茴香、羌活、猪牙皂外,其余丁公藤等十七味混匀,蒸2小时,取出,放冷,与上述各味合并,置容器内,加入白酒10kg,密闭浸泡30~40天,滤过,即得。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用于风寒湿痹,手足麻木,腰褪酸痛,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15ml,一日2~3次。外用,擦于患处;若有肿痛黑瘀,用生姜捣碎炒热,加入药酒适量,擦患处。
注意:孕妇禁内服,忌擦腹部。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出处:《中国药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