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人参10克,升麻10克,鹿角胶10克,山药15克,熟地15克,杜仲15克,当归15克,山萸肉15克,枸杞子15克。
功能主治:补气益精,升清举陷。主肾虚不约。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千家秒方》
别名:补元煎
组成:人参少则用1-2钱,多则用1-2两,山药(炒)2钱,熟地(少则用2-3钱,多则用2-3两),杜仲2钱,当归2-3钱,山茱萸1钱,枸杞2-3钱,炙甘草1-2钱。
功能主治:回天赞化,救本培元。主男妇气血大坏,精神失守。
用法用量:补元煎(《经验广集》卷一)。
出处:《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组成:人参10g,山药15g,熟地黄15g,杜仲15g,当归15g,山茱萸15g,枸杞子15g,升麻10g,鹿角胶10g。
功能主治:补气升陷。主年老体虚,中气不足,重度子宫脱垂。
用法用量:水煎服,隔日1剂。
出处:《千家妙方》下册
组成:熟地黄5钱,党参3钱,山药2钱,杜仲2钱,枣仁2钱,枸杞子2钱,萸肉1钱,炙草2钱,故纸2钱,白术3钱,肉桂2钱,附子1钱。
功能主治:大补气血。主痘疹误服凉药,呕吐泄泻,痘不起发,危在旦夕。
用法用量:加生姜3大片,好核桃仁3个打碎为引,速宜大剂连进,不可减去附子。与6味回阳饮相间服之,立见奇功。倘2-3剂后泄泻不止,酌加附子,更加龙骨、粟壳各1钱;倘泄泻全止,减去附子,若附子大多则小便闭塞。痘后减去附子,只用肉桂数分,调理数剂,计日可复元。
出处:《验方新编》卷十
组成:人参少则用一二钱多则用一二两(3~60克),山药(炒)二钱(6克),熟地黄少则用二三钱多则用一三两(6~90克),杜仲二钱(6克),当归(若泄泻者去之)二三钱(6~9克),山茱萸(如畏酸吞酸者去之)一钱(3克) 枸杞子二三钱(6~9克),炙甘草一二饯(3~6克)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肝肾双补。主治气血两亏,精神委顿,腰酸耳鸣,汗出肢冷,心悸气短,脉微细。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空腹时温服。如元阳不足多寒者,加附子、肉桂、炮姜;如气分偏虚者,加黄耆、白术,如胃口多滞者,不必用;如血滞者,加川芎,去山茱萸;如滑泄者,加五味、故纸之属。
备注:方中人参大补元气,熟地、当归滋阴补血,人参与熟地相配,即是景岳之两仪膏,善治精气大号之证,枸杞、萸肉补肝肾,杜仲温肾阳,甘草助补益而和诸药。诸药配合,功能大补真元,益气养血,故景岳曾称此方为"救本培元第一要方"。
运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眩晕、头痛、恶性肿瘤化疗后毒副反应、不孕、肾病综合征、肺结核、哮喘,又用以治疗紫癜,病毒性肝炎等病症。
方解:方中人参大补元气,熟地、当归滋阴补血,人参与熟地相配,即是景岳之两仪膏,善治精气大号之证,枸杞、萸肉补肝肾,杜仲温肾阳,甘草助补益而和诸药。诸药配合,功能大补真元,益气养血,故景岳曾称此方为救本培元第一要方。临床应用以神疲气短、腰酸耳鸣、脉微细为辨证要点。如见阴虚甚,可加龟板、鳖甲、旱莲草;阳虚明显,可加巴戟天、肉苁蓉;纳差,加神曲、砂仁、谷芽、麦芽等。
方歌:大补元煎景岳方,山药山萸熟地黄,参草枸杞归杜仲,真阴方耗此方尝。
研究:早期文献报道本方可治疗肾病综合征、肺结核、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又用以治疗紫癜、鼻衄、癫痫、带下、不育等病症。
出处:《景岳全书》卷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