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换金散

组成:片子姜黄1两,草龙胆1两,干葛1两半。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吐逆。

用法用量:5岁以下小儿每服半钱,用重帛裹药在内,以线扎定,入于甜水半盏中,慢火煎存3分,温服。

出处:《普济方》卷三九四

组成:新罂粟壳1两(白痢炙,赤痢蜜涂炙,赤白痢半炙半蜜炙),甘草1钱(白痢炙,赤痢生,赤白痢半炙半生),陈皮半两(不去瓤,白痢炙,赤痢焙,赤白痢半炙半生)。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痢疾。

用法用量:赤痢血多,用乌梅一枚入药妙。

出处:《普济方》卷二一○引《十便良方》

组成:厚朴4两(去粗皮,姜汁浸1两),陈皮(去白)2两,甘草(炙)2两,藿香叶(去土)2两,苍术(米泔浸1宿,焙)2两,半夏(汤洗7遍,焙干为末,生姜汁搜和作饼子,炙令黄色)2两,草果子仁2两,人参(去芦头)1两半。

功能主治:调阴阳,止吐利,疗寒热,截伤寒。主一切气。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至7分,去滓温服。

出处:《杨氏家藏方》卷五

组成:槐实(及时采,炒)1两,臭椿根皮(锉,暴干)1两,荆芥穗1两。

炮制:上为散。

功能主治:肠风痔瘘,泻血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用粟米饮调下;年深者服2钱匕,1日3次。

出处:《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组成:三棱1两,莪术(并细锉)1两,巴豆(去壳)1两。

炮制:上3味,以酽醋1碗,熬醋成膏为度。先将糠固济1罐子,阴干后将药并醋膏一处置罐子中,外用泥裹,以平瓦1片盖之,用炭火5-7斤燃,常看守,才候烟急出即取出,看通黑则止,不得烧过了,便入乳钵内细研为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刺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1钱,炒生姜、酒调下。

出处:《妇人良方》卷七引《灵苑方》

组成:半夏、厚朴、苍术、陈皮、人参、藿香、茯苓、木香。

功能主治:发颐毒。

用法用量:《医部全录》本方用法:(口父)咀,水煎温服。后再服乳香护心散,仍贴金丝膏。

出处:《疮疡经验全书》卷一

别名:不换金正气散、真方不换金正气散

组成:藿香、厚朴、苍术、陈皮、半夏、甘草等分。

功能主治:辟岚气,调和脾胃,美饮食。解散寒邪。主四时伤寒,瘴疫时气,霍乱吐泻,肠风便血;外伤湿邪,关节疼痛。久在卑湿,或为雨露所袭,身重脚弱,关节疼,发热恶寒,小便涩,大便泄,身汗或浮满。痘疮外为风寒所折,荣卫不知,内为乳食所伤,内气壅遏,以至冰硬。疮疡,脾气虚弱,寒邪相搏,痰停胸膈,致发寒热。妊妇伤湿泄泻。

用法用量:不换金正气散(《局方》卷二(吴直阁增诸家名方)、真方不换金正气散(《普济方》卷一四七)。

注意:忌生冷、油腻、毒物。

提示:忌生冷、油腻、毒物。

出处:《易简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