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白面2两,砒1钱。
炮制:上药和匀,以香油1斤,煎至色黄,用草纸压之,去油为末,入江茶3两。
功能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每服1字。
出处:《脉因症治》卷一
组成:牡蛎(煅赤)1两,猬皮1枚(生挫,焙干)。
炮制:上为散。
功能主治:瘰疬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
出处:《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组成:腻粉1两(用汤煎5度,如茶脚,慢火上焙干),麝香半两(细研如粉)。
功能主治:虚风。
用法用量:每服1字,温水调。但是风临时,服半钱,或1钱匕。
出处:《证类本草》卷四引孙用和方
组成:人言1两(为末),飞面4两(与人言用水和软饼,锅内焙干为末),白扁豆末2两,细茶末2两。
炮制:上同和匀。
功能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每服小半钱,已前半日,用温茶调下,再用水荡下。
注意:忌酒、面、鱼等。
提示:忌酒、面、鱼等。
出处:《袖珍》卷一
组成:密陀僧3钱,硫黄1两,草乌3钱,红砒1钱。
炮制:上为细末,米醋调搽
功能主治:汗斑。
用法用量:外搽。
出处:《外科方外奇方》卷四
组成:莲子肉(炒,去心)1两,真鸦片2钱(另研)。
炮制:上各为净末,和匀。
功能主治:痘,当起胀灌浆时,泄泻不止;亦治烦痒。
用法用量:每服3-4分,米饮调下。
出处:《准绳·幼科》卷五
别名:护心散
组成:甘草半两,豆粉1两。
功能主治:疔疮。
用法用量:护心散(《赤水玄珠》卷二十九)。
出处:《普济方》卷二七三
组成:婴粟壳2两,甘草2两(炙),青皮(去瓤,焙干)2两,陈皮(去瓤,焙干)2两,当归1两,甜藤1两(如无,干葛代)。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诸般泻痢。
用法用量:方中当归用量原缺。
出处:《普济方》卷二○七
组成:紫河车2钱,绿豆粉半两,甘草1钱,薄荷2钱,信1钱。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星月上时,用无根井水调,大人1钱,小儿半钱。
注意:忌毒物。
提示:忌毒物。
出处:《普济方》卷一九七
组成:常山8钱,槟榔8钱,贝母8钱。
功能主治:疟痢兼患,痢减而疟甚者。
用法用量:水姜煎,露1宿。五更时温服。
出处:《痢疟纂要》卷十二
组成:杜蜈蚣8钱(晒干,生研),雄精4钱。
炮制:上药2味,共研细末。
功能主治:拔毒,去腐,生肌。主手足横纹区处患毒,并蛇头眼腹等症。
用法用量:临用看症轻重,酌量同雄猪胆汁调和,敷患上;或生指头,将药末入猪胆,套在指上,如干,加胆汁;或用不二散,装入青壳鸭蛋内,将患指浸在蛋内。套3-4次即溃。溃后掺狗大牙末,膏盖。
出处:《集验良方》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