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真汤

组成:黄芪6分,人参2钱,白术2钱(炒),炙草4分,川芎6分,当归2钱,天冬1钱,麦冬2钱,白芍2钱,枸杞子2钱,黄连6分(炒),黄柏6分(炒),知母2钱,生地黄2钱,五味10粒,地骨皮6分。

功能主治:产后骨蒸。

用法用量:上加大枣3枚(去核),水煎服。

出处:《产后编》卷下

组成:川芎1钱,当归2钱,生地黄2钱,白芍2钱,麦冬1钱,天冬1钱5分,川贝5分,茯苓5分,桔梗8分,五味10粒,骨皮1钱,炙甘草4分。

功能主治:清热止咳,润肺泻火,滋补真阴,以复其元。主产后热蒸成痨症。此由嗜欲无节,起居不时,以致真阴耗竭,虚火上炎,或蒸而热,或往来寒热,似疟非疟,或咳血咯血,自汗盗汗,或心神恍惚,梦与鬼交,或经水闭塞,身渐羸瘦。

用法用量:上加大枣2枚,水煎服。虚,加人参1钱,黄耆6分;胃弱,加茯苓、山药各2钱,砂仁2-3粒。

注意:患此者,必须寡欲内养,方能有效。

提示:患此者,必须寡欲内养,方能有效。

出处:《胎产秘书》卷下

组成:当归、人参、生地黄、熟地黄、白术、黄耆各9克、赤茯苓、白茯苓各4.5克、天门冬、麦门冬各6克、赤芍药、白芍药、知母、黄柏、五味子、柴胡、地骨皮各6克、甘草、陈皮、厚朴各4.5克

炮制:上二十味,研成粗末。

功能主治:主劳证骨蒸体虚。

用法用量:每服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5个,莲心5枚,同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150毫升,一日三次。与保和汤间服。

备注:原方中甘草、陈皮、厚朴无用量,现据《十药神书》(陈修园注本)补。

出处:《修月鲁般经后录》引《十药神书》(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

组成:藁本(去芦)川芎各120克 甘草(炒)60克 苍术(洗,锉,麸炒)500克

炮制:上药哎咀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四时伤寒,不问阴阳二证,才觉疾作,急服此药立效。

用法用量:每服9克,水220毫升,生姜3片,同煎150毫升,去滓,不拘时热服。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组成:人参3钱,附子2钱,干河车4钱,当归3钱,五味子1钱5分,菟丝子8钱,大枣3枚,生姜3片。

功能主治:保纳元气。主结胸失下,以致胸中大实,元气大亏。

用法用量:先服攻下之剂承气汤,俟滞气将动,后服本方。

出处:《医醇剩义》卷三

组成:生地黄6分,熟地黄6分,黄芪6分,人参6分,地骨皮6分,白术6分,柴胡5分,黄柏5分,橘红5分,五味子15粒,甘草2分,天冬8分,知母8分,麦冬8分,贝母8分,白茯苓8分。

功能主治:微微干嗽,骨蒸盗汗,四肢壮热,饮食少进,气虚血亏损者。

用法用量:水煎,食远服。

出处:《玉案》卷四

组成:当归5分,生地黄5分,熟地黄5分,黄芪(蜜水炙)5分,人参5分,白术5分,甘草5分,白茯苓5分,天冬(去心)1钱,麦冬(去心)1钱,白芍药1钱,黄柏(盐水炒)1钱,知母1钱,五味子1钱,软柴胡1钱,地骨皮1钱,陈皮1钱,莲心5分。

功能主治:诸虚百损,五劳七伤,骨蒸潮热,咳嗽,诸汗、诸血。

用法用量:上以水2钟,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8分,食远服。

出处:《准绳·类方》卷一

组成:藁本(去芦)4两,川芎4两,甘草(炒)2两,苍术(洗,锉,面炒)16两。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四时伤寒,不间阴阳二证。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盏半,加生姜3片,同煎至7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出处:《局方》卷二(宝庆新增方)

组成:当归3钱,人参3钱,生地黄3钱,熟地黄3钱,白术3钱,黄芪3钱,赤茯苓1钱半,白茯苓1钱半,天冬2钱,麦冬2钱,赤芍药2钱,白芍药2钱,知母2钱,黄柏2钱,五味子2钱,柴胡2钱,地骨皮2钱,甘草1钱半,陈皮1钱半,厚朴1钱半

功能主治:补虚除热。主肺脾不足,精神困倦,食纳减少,脘腹胀闷,肌肤不充,身热虚烦,自汗盗汗;肾阴亏虚,骨蒸潮热,耳鸣耳聋,睡眠欠安,记忆力减退,口干咽痛,五心烦热;气阴两伤,气短乏力,干咳少痰,痰中带血,月经量多,崩漏不止,遗精早泄,小便涩赤,低热绵绵,脉象虚细带数。

用法用量:上为粗末。方中甘草、陈皮、厚朴原无用量,据《十药神书》(陈修园注本)补。惊悸,加用茯神、远志、柏子仁、酸枣仁;淋浊,加用萆薢、乌药、猪苓、泽泻;便涩,加用苦杖、木通、石苇、扁蓄;遗精,加用龙骨、牡蛎、莲须、莲心;燥热,加用滑石、石膏、青蒿、鳖甲;盗汗,加用牡蛎、浮麦、黄耆、麻黄根。

运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肺结核、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抽动一秽语综合征、儿重发育不良、发热性疾病后期、功能性低热等病症,也用于治疗造血不良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及汗证、虚证、眩晕、惊悸失眠、早衰、更年期综合征、男子性功能失调等病症。

方解:本方以益气健脾助运的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陈皮等药,与补肺肾、滋阴养血清热的天门冬、麦门冬、白芍药、当归、熟地黄、知母、黄柏、地骨皮等药同用。临床应用以精神疲乏、胃纳减退、少气懒言、面色不华、脘腹胀闷,或虚烦不眠、自汗盗汗、骨蒸潮热、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记忆力差、脉细带数为辨证要点;如见惊悸失眠明显者,可加酸枣仁、柏子仁、远志等;遗精早泄明显者,可加山萸肉、莲须、牡蛎等;低热绵绵难退者,可加鳖甲、青蒿、胡黄连等;自汗盗汗不止者,可加浮小麦、糯稻根、牡蛎等。凡属湿邪壅阻、肝火上炎、肝胆湿热,或脾肾阳虚等证,非本方所宜。

方歌:保真参芪术草味,赤白苓芍天麦归。知柏柴朴地骨皮,陈莲二地姜枣随。

出处:《修月鲁般经》引《劳证十药神书》(见《医方类聚》卷一五○)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