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半夏、麻黄各等分。
炮制: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心下悸。
用法用量:每服3丸。饮送下,日3次。
出处:《金匮》卷中
组成:半夏、麻黄各等分。
功能主治:通阿定悸,蠲饮降逆。主水饮内停,心阳被遏,心下悸动者。临证多伴见胸脘满闷、咳吐清痰涎沫等脾胃虚弱,饮停于胃之证。现常用于治疗水邪上逆引起的心脏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冠心病、贲门痉挛、幽门水肿等疾病。
用法用量:上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饮服三丸,日三服。
备注:方中麻黄通太阳以泄水气;半夏蠲饮消水。二味相配,共奏通阳化饮之功,阳通饮化,则心悸自己。
方解:本条论述水饮致悸的治法。水饮内停,上凌于心,心阳被遏,故心下悸动。用半夏麻黄丸,取半夏之蠲饮消水,麻黄以宣发阳气;但阳气不能过发,停水未易遽消,故又为丸缓服。痰饮心悸,一般采用桂枝、茯苓通阳利水,而此用半夏、麻黄通阳消水,方法稍异。前者是助心火以散寒邪,健脾土以利水气后者是通太阳以泄水气,降胃土以消痰饮。又,本方治水饮致悸,虽然阳气失于宣通,但与气血不足所致之悸不能混淆。
方歌:心悸都缘饮气维,夏麻等分蜜丸医,一升一降存其意,神化原来不可知。
出处:《金匮要略》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