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干姜散

组成:半夏、干姜各等分。

炮制:上为散。

功能主治:干呕吐逆,吐涎沫。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浆水1升半,煎取7合,顿服之。

出处:《金匮》卷中

组成:半夏、干姜等分。

功能主治:温胃止呕。主胃中有寒,干呕吐逆,吐涎沫。现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胃扩张、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等属中阳不足或寒饮内盛者。

用法用量:上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顿服之。

备注:本方证属胃中有寒,津液凝为痰涎,随胃气上逆,因而干呕、吐涎沫。方中干姜温胃散寒;半夏化痰,降逆止呕。二味配合,共成温胃止呕之功。

运用:若寒饮咳嗽痰稀量多,可加细辛以温散寒饮;若治寒热互结之心下痞满,加黄芩、黄连以辛开苦降,和胃消痞。

方解:方中半夏辛温,燥湿化痰,化饮散结,降逆止呕,为君药。干姜辛热,温脾暖胃,温阳散寒,为臣药。两味相伍,温中化饮,降逆止呕。既能温胃化饮止呕,亦能温肺化饮止咳,浆水煮服,取其甘酸能调中开胃,畅达气机,降逆止呕。顿服之,使药力集中而取效迅捷。两药性味辛温,辛以散之,温则除之。以干呕,吐涎沫,或咳嗽,手足不温,舌质淡,苔薄白,脉迟或沉为辨证要点。

方歌:吐而干呕沫涎多,胃腑虚寒气不和,姜夏等磨浆水煮,数方相类颇分科。

提示:本方药性温燥,寒痰、湿痰可用,热痰、燥痰忌用。

出处:《金匮要略》卷中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