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白术天麻汤

组成:半夏4.5克 白术 天麻 陈皮 茯苓各3克 甘草(炙)1.5克 生姜2片 大枣3个 蔓荆子3克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平肝息风。主痰饮上逆,头昏眩晕,恶心呕吐。

用法用量:水煎服。虚者,加人参。

备注:方中以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息风而止头眩为君;白术运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为臣;橘红理气化痰,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为佐;甘草协合诸药为使。诸药相伍,共奏燥湿化痰,平肝息风之功。

提示:方中以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息风而止头眩为君;白术运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为臣;橘红理气化痰,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为佐;甘草协合诸药为使。诸药相伍,共奏燥湿化痰,平肝息风之功。

出处:《医学心悟》卷三

组成:半夏1钱半,白术2钱,天麻1钱,茯苓(去皮)1钱,陈皮1钱,苍术1钱,人参1钱,神曲(炒)1钱,麦糵(炒)1钱,黄芪1钱,泽泻1钱,干姜半钱,草果半钱。

功能主治:头眩恶心烦闷,气喘短促,心神颠倒,兀兀欲吐,目不敢开,如在风云中,苦头痛眩晕,身重如山,不得安卧。

用法用量:上作1服。水2钟,加生姜3片,煎至1钟,食远服。

出处:《奇效良方》卷二十五

组成:半夏(制)4.5克 白术(炒)6克 天麻4.5克

炮制: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健脾化痰,平肝息风。主脾胃气虚,痰涎内停,虚风上搅,以致头旋眼黑,恶心烦闷,气促上喘,心神不安,目不敢开,头痛如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能安睡。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食后温服。

出处:《古今医鉴》卷七

组成:黄柏(酒洗)0.6克 干姜0.9克 天麻 苍术 白茯苓 黄芪 泽泻 人参各1.5克 白术 炒神曲各3克 半夏(汤洗七次)大麦蘖面 陈皮各1.5克

炮制: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补脾胃,化痰湿,定虚风。主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虚风上扰,致成痰厥头痛,证见头痛如裂,目眩头晕,胸脘烦闷,恶心呕吐,痰唾稠粘,气短懒言,四肢厥冷,不得安卧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带热服。

备注:方中人参、黄耆、白术补脾胃,养元气;干姜、苍术、半夏、茯苓、泽泻祛寒湿,化痰饮;天麻定虚风,止眩晕;神曲、大麦蘖面、陈皮理脾胃,助消化;黄柏以制苍术之爆,并能降内伏之虚火。配合成方,共奏补脾胃,化痰湿,定虚风的功效。

提示:方中人参、黄耆、白术补脾胃,养元气;干姜、苍术、半夏、茯苓、泽泻祛寒湿,化痰饮;天麻定虚风,止眩晕;神曲、大麦蘖面、陈皮理脾胃,助消化;黄柏以制苍术之爆,并能降内伏之虚火。配合成方,共奏补脾胃,化痰湿,定虚风的功效。

出处:《脾胃论》卷下

别名:半夏茯苓天麻汤、白术半夏天麻汤、半夏天麻汤、半术天麻汤

组成:黄柏2分,干姜3分,天麻5分,苍术5分,白茯芩5分,黄芪5分,泽泻5分,人参5分,白术1钱,炒曲1钱,半夏(汤洗7次)1钱5分,大麦糵面1钱5分,陈皮1钱5分。

功能主治:温凉并济,补泻兼施,补脾燥湿,化痰息风。主痰厥头痛,咳痰稠粘,头眩烦闷,恶心吐逆,身重肢冷,不得安卧,舌苔白腻,脉弦滑。现用于美尼尔氏综合征见有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半夏茯苓天麻汤(《卫生宝鉴》卷九)、白术半夏天麻汤(《扶寿精方》)、半夏天麻汤(《杏苑》卷四)、半术天麻汤(《简明医彀》)。①本方方名,《济生拔萃》本作“制半夏白术天麻汤”,《医方集解》引作“半夏天白术汤”。②改为丸剂,名“半夏天麻丸”(见《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出处:《脾胃论》(人卫本)卷下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