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艾叶半斤。
功能主治:倒产及子死腹中。
用法用量:以酒4升,煮取2升,分温服。
出处:方出《证类本草》卷九引《子母秘录》,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五九
组成:艾叶3两,阿胶3两,芎藭2两,当归3两,甘草1两。
功能主治:妊娠2-3月至8-9月,胎动不安,腰痛,已有所下。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纳胶令消,分3服,日3次。
出处:方出《千金》卷二,名见《产孕集》卷上
组成:艾叶2两,丹参2两,当归2两,麻黄2两,人参3两,阿胶3两,甘草1两,生姜6两,大枣12枚。
功能主治:妊娠2月,中风寒,有所动摇,心满,脐下悬急,腰背强痛,卒有所下,乍寒乍热。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外台》引作“艾汤”。
注意:忌海藻、菘菜。
提示:忌海藻、菘菜。
出处:《千金》卷二
组成:艾叶(去梗,炙)1分,白芷1两,阿胶(炙令燥)1两,白术(锉,炒)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黄连(去须)1两,茯神(去木)1两半,地榆皮1两半,赤石脂(研)1两半,黄芩(去黑心)半两,肉豆蔻(去壳)1枚。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下痢。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8分,去滓温服。
出处:《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组成:艾叶(炙干)3分,桑上寄生(锉,炒)1两半,人参2两,茯神(去木)3分,阿胶(炙令燥)3分。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外因惊动,胎内不安,转移不宁。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糯米半合,葱白3寸(并须切),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出处:《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组成:艾叶1两,诃黎勒1两(煨,用皮)。
功能主治:霍乱后,洞下不止。
用法用量:以水2大盏,煎至1盏,去滓,分温3服。如人行5里,温再服。
出处: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一
组成:艾叶(炙干)3分,桑上寄生(锉,炒)1两半,人参2两,茯神(去木)3分,阿胶(炙令燥)3分。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外因惊动,胎内不安,转移不宁。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糯米半合,葱白3寸(并须切),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出处:《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组成:艾叶(捣成末)1两,阿胶(炙令燥)半两。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堕胎后,血出不止,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5分,去滓,空腹服之。未效更服。
出处:《圣济总录》卷一五八
组成:艾叶(炒)1两,芎藭1两,当归(炙,锉)1两,干姜(炮)1两,白术1两。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胞中虚冷,致胎萎燥不长。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出处:《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组成:艾叶(炒)1两,芎藭1两,当归(炙,锉)1两,干姜(炮)1两,白术1两。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胞中虚冷,致胎萎燥不长。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出处:《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组成:艾、参、苓、术、芎、归、白芍、熟地黄、黄芪、阿胶、陈皮、香附、前胡、杜仲、乌梅、生姜。
功能主治:益精。主妊娠二月,胎动不安。
出处:《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二
组成:伏道艾叶、生姜各等分,杏仁(生,去皮尖)、松节明子木。
功能主治:男女虚劳咳嗽,痰涎不止。
用法用量:力中杏仁。松节明子木用量原缺。若便血,去杏仁。
出处:《普济方》卷二三一
组成:防风3两,大戟2两,艾5两。
炮制:上切。
功能主治:妇人阴中肿痛不可近者。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5升,温洗阴中,日3次。
出处:方出《外台》卷三十四引《经心录》,名见《医统》卷八十三引《录验》
组成:艾叶半两(细锉,炒微黄),生干地黄半两,阿胶1分(杵碎,炒令黄燥,为末)。
炮制:上药和匀,分为2服。
功能主治:伤寒衄血及吐血,连日不绝,欲死。
用法用量:每服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下赤马通汁1合半,搅令匀,不拘时候,放温频服。以愈为度。
出处:《圣惠》卷十
组成:艾叶(炒)半两,白芍药3分,熟干地黄(焙)1两,干姜(炮)半两,阿胶(炙令燥)1两,甘草(炙)1分。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坠堕颠扑,内伤脏气,吐唾出血。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出处:《圣济总录》卷一四五
组成:艾叶、苎麻叶、槐叶、柳叶、白及、防风、白芷、升麻各等分。
功能主治:阴(匿虫)。
用法用量:上晒燥,为粗末,入麝少许,以器贮马桶内,点着,令患者坐马桶上,遮紧勿走烟,熏两个时辰。
出处:《疡医大全》卷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