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卷心

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卷而未放的幼叶。清晨采摘。
汉语拼音:Zhú Juǎn Xīn
别名:竹针(《生草药性备要》),竹心(《本草再新》)。
英文名:Black Bamboo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hyllostachyl nigra(Lodd.ex Lindl.)Munro var.henonis(Mitf.)Stapf et Rendle 2.Bambusa tuldoides Munro. 3.Sinocalamus beecheyanus (Munro)McClure var.pubescens P.F.Li[Bambusa beecheyana Munro var.pubescens P.E.Li;Dendrocalamopsis beecheyana(Munro) Ken
功效与作用:清心除烦,消暑止渴。①《生草药性备要》:治火伤,烧存性油调搽。②《本草再新》:清心泻火,解毒除烦,消暑利湿,止渴生津。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调敷。
性味:《本草再新》:"味苦,性寒,无毒。"
归经:《本草再新》:"入心、肝二经。"

竹卷心采收和储藏

清晨采摘,鲜用。

竹卷心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竹茹"条。

竹卷心生态环境

1.淡竹通常栽植于庭园。 2.青竿竹多生于平地、丘陵。 3.大头典竹生于山坡、平地工路旁。

竹卷心资源分布

1.淡竹分布于山东、河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2.青竿竹分布于广东、广西。 3.大头典竹分布于广东、海南及广西。

竹卷心各家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治火伤,烧存性油调搽。
2.《本草再新》:清心泻火,解毒除烦,消暑利湿,止渴生津。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