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蜕壳

为圆网蛛科动物大腹圆网蛛的蜕壳。
汉语拼音:Zhī Zhū Tuì Ké
别名:蜘蛛壳(《备急方》)。
英文名:Spider slough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anea ventricosa (L. Koch)
功效与作用:杀虫;止血。主虫牙;牙疳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敷或绵裹填塞。
性味:性微寒;有毒
归经:脾;胃经

蜘蛛蜕壳采收和储藏

随采随用。

蜘蛛蜕壳原形态

大腹圆蛛,雌性体长约30mm,雄性约15mm。头胸部短于腹部,皆黑褐色。头胸部梨形,扁平,有小白毛,8眼分聚于3归丘,前缘中央眼丘上有4眼,两侧眼丘各2眼。螯肢强壮,有7枚小齿。步足强大,多刺,肯深色环带。腹部近圆表而较大,肩部隆起,背面中央有清晰的叶状斑带,沿中线有8对细小圆斑。腹部有1对白斑。生殖大厣黑色,呈舌状体,纺缍形。

蜘蛛蜕壳生态环境

多栖息于屋檐、墙角和树间,结车轮状网,傍晚及夜间活动,以昆虫为食。

蜘蛛蜕壳资源分布

遍布于我国各地,是最常见的蜘蛛。

蜘蛛蜕壳各家论述

《纲目》:治虫牙、牙疳。

蜘蛛蜕壳附方

①治虫牙有孔:蜘蛛壳一枚,绵襄塞之。(《备急方》)
②治牙疳出血:蜘蛛壳为末,入胭脂、麝香少许敷之。(《仁斋直指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