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

为十字花科植物油菜的种子。4~6月间。种子成熟时,将地上部分割下,晒干,打落种子,除去杂质,晒干。
汉语拼音:Yínɡ Chūn Huā
别名:金腰带(《群芳谱》),金梅(《滇志》),黄梅(《植物学大辞典》),清明花(《贵州民间药物》)。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nudoiflorum Lindl.
功效与作用:行血,破气,消肿,散结。治产后血滞腹痛,血痢。肿毒,痔漏。①《千金・食治》:主梦中泄精。②《纲目》:行滞血,破冷气,消肿散结。治产难,产后心腹诸疾,赤丹热肿,金疮血痔。③《安徽药材》:治血痢,腰脚痿痹,瘭疽,乳痈,痔疮,汤火灼伤等。④《四川中药志》:能清虚胀,清肺,明目,治腹张,大便结;外用敷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叶:2~3钱。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或煎水坐浴。花:1~3钱。外用研粉,调麻油搽敷患处。
性味:①《贵州民间药物》:"性平,味苦。"
归经:肾;膀胱经

迎春花性状

花皱缩成团,展开后,可见狭窄的黄绿色叶状苞片;萼片5-6枚,条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与萼筒等长或较长;花冠棕黄色,直径约2cm。花冠筒长1-1.5cm,裂片通常6枚,倒卵形或椭圆形,约为冠筒长的1/2。气清香,味微涩。

迎春花鉴别

种子类圆球形,直径约1~2毫米,种皮黑色或暗红棕色,少数呈黄色。在扩大镜下检视,表面有微细网状的纹理,种脐点状;浸在水中膨胀。除去种皮,见有2片黄白色肥厚的子叶,沿主脉相重对折,胚根位在二对折的子叶之间。气无,味淡,微有抽样感。以饱满、表面光滑、无杂质者为佳。

迎春花采收和储藏

4~5月开花时采收,鲜用或晾干。

迎春花原形态

落叶灌木,直立或匍匐,高0.3-5m。小枝四棱形,棱上多少具狭翼。叶对生,三出复叶,小枝基部常具单叶;叶轴具狭翼;叶柄长3-10mm;小叶片卵形、长卵形或椭圆形、狭椭圆形,稀倒卵形,先个端锐尖或钝.具短尖头.基部楔形,叶缘反卷;顶生小叶片较大,长1-3cm,宽0.3-1.1cm,无柄或基部延伸成短柄,侧生小叶片长0.6-2.3cm,宽0.2-1cm,无柄或基部延伸成短柄;单叶为卵形或椭圆形,有时近圆形。花单生于去年生小枝的叶腋,稀生于小枝顶端;苞片小叶状,披针形、卵形或椭圆形;花便长2-3mm;花萼绿色,裂片5-6枚,窄披针形,先端锐尖;花冠黄色,径2-2.5cm,花冠管长0.8-2cm,宽3-6mm,向上渐扩大,裂片5-6枚,长圆形或椭圆形,长0.8-1.3cm,宽3-6mm,先端锐尖或圆钝;雄蕊2,着生于花冠筒内;子房2室。花期4-5月。

迎春花资源分布

多栽于庭园。分布山东、陕西、辽宁、江苏、浙江、贵州等地。

迎春花各家论述

1.《国药的药理学》:发汗,利尿。
2.《贵州民间药物》:解热利尿。治发热头痛,小便热痛。

迎春花附方

①治发热头痛:金腰带花五钱,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

②治小便热痛:金腰带花五钱,车前草五钱,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