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枇杷

为杜鹃花科植物烈香杜鹃的叶。全年可采,以4月为佳。
汉语拼音:Xiǎo Yè Pí Pá
别名:白香柴(《防治老年慢性气管炎药用植物资料》),黄花杜鹃(《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lium Rhododendri AnthO-pogonoidis
功效与作用:《防治老年慢性气管炎药用植物资料》:止咳,祛痰,平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研末,每次1-5g.
性味:辛;苦;性微温

小叶枇杷性状

叶片多反卷,完整者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长2-3cm,宽1.5-2cm,先端尖或稍钝,基部圆形,全缘,上面暗绿色,下面密生棕色腺鳞,主脉于下面突起,侧脉4-6对。叶柄长3-5mm,疏被腺鳞。革质。气香而特异,味辛、苦。

小叶枇杷鉴别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少数略呈波状。下表皮细胞具乳头状突起,顶面观可见突起先端呈小圆圈状,细胞基部呈大圆圈状,套叠呈两个圆圈;具多数气孔,不定式;腺鳞多数,腺头呈薄膜状,具放射状纹理,边缘不整齐,略呈花瓣状,直径1

小叶枇杷采收和储藏

6~8月采其叶及嫩枝,将枝除去粗皮切段,切段的枝和叶分别用纸遮盖晒干。

小叶枇杷化学成分

叶含酚类物质,有机酸,黄酮,三萜(或甾体化合物),甙类,鞣质,还原糖和挥发油(2.1%~2.5%)等。挥发油含4-苯基-2-丁酮(4-phenyl-2-butanone)[1]。右旋柠檬烯(limonene),β-月挂烯(β-myrcene),α,γ,η-芹子烯(α,γ,η-selinene),大牻牛儿酮(germacrone),杜鹃烯(neofuranodiene),杜鹃次烯(neocurzerene),桧脑(juniper camphor),苄基丙酮(benzyl-acetone)[2]。黄酮类中有小叶枇杷素-1-(槲皮甙quercitrin)。小叶枇杷素-2-槲皮素quercetin),小叶枇杷素-3(棉花皮素gossypetrin)[1],棉花皮素-3-O-半乳糖甙(gossypetin-3-O-β-galac-toside),8-申氧基槲皮素(8-ethoxyquercetin)和金丝桃甙(hy-perin)[3」。

小叶枇杷原形态

常绿小灌木,高50-120cm。多分枝,动枝淡绿色,密生鳞片和柔毛,老枝发黄褐色或灰色。单叶互生;叶柄长3-7mm,疏被腺鳞;叶片软革质,卵状椭圆形,长2-4.5cm,宽1.2-2.5cm,先端钝,具短尖,基部宽楔形,全缘,边缘略反卷。表面淡绿色,光滑,背面黄绿色,密生棕色腺鳞。伞房状花序半球形,花密集,顶生有10余朵花,有强烈香气,花梗及花萼外面无鳞片;花萼大,长4mm,5深裂,裂片宽长圆形.边缘有长睫毛;花冠黄色或淡黄绿色,近杯状,5浅裂,裂片长1.2mm,外面光滑,无毛,里面密生柔毛;雄蕊5,朱红色,不外露,花丝具柔毛;子房阔 卵形,密被鳞片,花柱粗短,红褐色,柱头头状。蒴果卵形。花期6-8月,果期7-9月。

小叶枇杷资源分布

生于高山灌丛。分布甘肃、青海、四川等地。

小叶枇杷各家论述

《防治老年慢性气管炎药用植物资料》:止咳,祛痰,平喘。

小叶枇杷附方

治老年慢性气管炎:小叶枇杷四钱,蒲公英三钱,黄耆三钱,红花五钱。水煎服,每日三次,饭后半小时温服。(《防治老年慢性气管炎药用植物资料》)

小叶枇杷药理作用

1.祛痰、平喘及镇咳作用 乙醇提取物浓缩成干粉(小I4)灌胃有祛痰作用(小鼠酚红法),平喘无效(豚鼠组织胺喷雾法),镇咳作用不明显(小鼠氨水喷雾引咳法)。祛痰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小叶枇杷素。其祛痰作用不是反射性的,也不是直接作用于中枢,而是吸收后直接作用于呼吸道粘膜的结果。挥发油有平喘作用。但所提出的各种成分均无明显镇咳作用。

2.抗菌作用 棉花皮素和槲皮素-棉花皮素混合物在试管内对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色葡萄球菌有抑制生长的作用。

3.其他作用 小叶枇杷素能减低大鼠毛细血管渗透性,能使豚鼠回肠平滑肌轻度松弛,且能对抗组织胺、乙酰胆碱及毒扁豆碱所致的回肠平滑肌痉挛。局部应用于兔眼结合膜无刺激性。大鼠灌胃或腹腔注射小叶枇杷素后吸收较快,排泄较慢,并可以原形从尿排出。

小叶枇杷临床应用

①治疗慢性气管炎

小叶枇杷制剂有明显的止咳、祛痰作用,有一定的平喘效果;其有效部分有两种,即挥发油和乙醇提取物。从挥发油中分离出的酮类化合物,具有平喘作用;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的小叶枇杷素,即黄酮类化合物,证明有法痰作用。目前应用的制剂有挥发油胶囊、乙醇提取液、挥发油乳剂及糖衣片。临床试用结果以挥发油与乙醇提取液合并应用的疗效较佳。用法及疗效:㈠挥发油胶囊,每粒含挥发油0.1毫升,日服3次,每次1~2粒,疗程20天。观察107例,近期控制6例(5.6%),显效22例(20.6%)。㈡乙醇提取液,每日2次,饭后服,每次25毫升,每日量相当于生药4两,10天为一疗程。观察104例,近期控制6例(5.8%),显效28例(26.9%)。㈢用挥发油及乙醇提取液合并治疗113例,每日用挥发油胶囊3~6粒,3次分服,及乙醇提取液25~50毫升,2次分服,10天为一疗程。结果近期控制者13例(11.6%),显效35例(30.5%)。㈣用糖衣片治疗132例,每次2片,日服4次,连服20天。每日量含乙醇提取物相当于生药2两、挥发油O.3毫升。结果近期控制19例(14.4%),显效24例(18.18%)。据上述数百例临床试用所得的印象,小叶枇杷制剂的疗效与病型、病情、体质似有一定关系。凡属单纯型、病情轻、体质强者,疗效较好;而喘息型、病情重、体质弱、合并肺气肿者,疗效较差。大多数病人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一部分服药后有腹泻、胃痛、胃烧灼感、恶心、口干或头晕等副作用;对肝功能似无明显影响。此外,小叶枇杷素可以制成气溶胶,行气雾吸入,亦有效果。

②治疗冠心病

取黄花杜鹃的嫩枝鲜叶,经蒸馏提取挥发性植物油,封成丸剂,每丸含黄花杜鹃油0.1毫升。每次2丸,每日3次,30天为一疗程。观察127例,心绞痛症状缓解显效率31.5%,总有效率77.1%;心电图显效率12.8%,总有效率39.3%。部分病例经两个疗程后,疗效有所提高。用药后血脂无明显变化。副作用少,多表现头晕,在治疗过程中消失。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