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鞭草

为豆科植物多花胡枝子的全草或根。6~10月采。
汉语拼音:Tiě Biān Cǎo
别名:米汤草(《陕西中草药》),石告杯(《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英文名:Herb of Manyflower Bushclover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spedeza floribunda Bge.
功效与作用:①《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疟疾。②《陕西中草药》:根:消积,散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
性味:《陕西中草药》:"根:味涩,性凉。"
归经:脾经

铁鞭草性状

茎多基部分枝,枝条细长柔弱,具条纹。三出复叶,叶片多皱缩,完整小叶倒卵形或狭长倒卵形,长6-25mm,宽3-16mm,叶端截形,具尖刺,嫩叶下表面密被白色绒毛。总状花序腋生,蝶形花冠暗紫红色。荚果卵状菱形,长约5mm,有柔毛。气微,味涩。

铁鞭草鉴别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或稍弯曲,下表皮细胞较小,垂周壁较平直,有时可见状角质纹理。上、下表皮均有2-3细胞组成的非腺毛,下表皮甚密,壁疣细小,顶端细胞极长,基部膨大,上表皮非腺毛长45-183μm,直径7-10μm,下表皮非

铁鞭草采收和储藏

6-10月采收,根洗净,切片晒干;茎叶,切段,晒干备用。

铁鞭草原形态

多花胡枝子 半灌木,高30-10cm。枝条细长,具白色柔毛。三出复叶,互生;叶柄长约7mm;托叶条形,长约5mm,先端刺芒状,有毛;顶生小叶较大,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2.5cm,宽4-10mm,先端微凹,有短尖,基都楔形,上面无毛,下面密被白色长柔毛,侧生小叶稍小,小叶柄长约7mm。总状花序腋生,花梗长1.5-2.5cm;小苞片卵形,与萼筒贴生;花萼杯状,长4-5mm,窑生绢毛,萼齿5,披针形,疏生白色柔毛;花冠蝶形,紫红色;雄蕊10,二体;雌蕊1,花往细长。荚果卵状菱形,长约5mm,先端尖,有网状腺纹,密被柔毛。花期6-9月,果期9-10月。

铁鞭草资源分布

生于山坡丛林中。分布东北各省,南至长江流域以至西南各地。

铁鞭草各家论述

1.《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疟疾。
2.《陕西中草药》:根:消积,散瘀。

铁鞭草附方

治疳积:铁鞭草根五钱,野棉花五钱,水煎鸡蛋三个,蛋熟后,将壳打碎,再煮至鸡蛋变为黑色。吃蛋喝汤,每日一剂。(《陕西中草药》)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