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叶垂头菊

菊科条叶垂头菊Cremanthodium lineare Maxim.,以全草入药。
汉语拼音:Tiáo Yè Chuí Tóu Jú
别名:线叶点头菊
英文名:all-grass of Linearleaf Cremanthodium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emanthodium LINEARE Maxim.
功效与作用:清热消肿;健胃止呕。主高热惊风;咽喉肿痛;脘腹胀痛;呕吐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性味:味甘;苦;性平

条叶垂头菊性状

本品皱缩成团,冠毛白色,多数,与总苞片的等长。花序直径1.2-1.7cm,总苞片墨绿色,披针形,无色,长10-12mm;舌状花1层,黄色,皱缩,完整的舌片为条状披针形,长1.5-3cm,有浅棕色平行直脉纹数条;筒状花长5-6mm,黑褐色,先端5浅裂,雄蕊5,聚花,暗紫色;雌蕊柱头2裂,紫褐色。瘦果长圆形,长约3mm。体轻,质软。气芳香,味微甘。

条叶垂头菊鉴别

粉末特征:黄棕色。花数值粒球形或近球形,直径28-43μm,具3孔沟,外壁表面具刺及疣状雕纹。冠

条叶垂头菊采收和储藏

6-7月采收,洗净,切碎,晒干。秋季采收花序,阴干。

条叶垂头菊原形态

条叶垂头菊 多年生草本,高15-20cm。茎基部有多数纤维状的残存叶柄,上部有短柔毛。叶片纸质,条形,长9-15cm,宽5-10cm,基产的膜质,鞘状,边缘全缘;茎生叶条形或条状钻形,基部稍抱茎,无毛。头状花序单生于茎的顶端,下垂;总苞半球形,直径1.5-2cm;总苞片暗绿色,披针形,长约10mm,无毛或被疏短柔毛;花异型,舌状花黄色,舌片条形或条状披针形,全缘或有2小齿;筒状花淡褐黄色,长5-6mm。瘦果长圆形,长约3mm;冠毛白色。

条叶垂头菊资源分布

青海、甘肃、四川。

条叶垂头菊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嫩苗:味微甘,苦、性温,有健胃的功能。用于呕吐。全草:味苦,性寒。有清热消肿的功能。用于高热症引起的急性痉挛,神志昏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