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地白

为菊科植物日本鼠曲草的全草。花后采收,晒干。
汉语拼音:Tiān Qīnɡ Dì Bái
别名:毛女儿菜(《质问本草》),清明草(《分类草药性》),细叶鼠曲草(《植物学大辞典》),父子草;小地罗汉、小叶金鸡舌、白招曲(《福建民间草药》),小火草(《四川中药志》),野清明草(《重庆草药》),毛水蚁、雷公青、菠萝草(《湖南药物志》),叶下白、锦鸡舌、白草仔、小白根菊(《闽东本草》),乌云盖雪、棉花草(《福建中草药》)。
英文名:Japanese Raspberry Root, Herb of Japanese Cudweed
功效与作用:解表,清热,明目,利尿。治感冒,咳嗽,头痛,喉痛,目赤翳障,小便热闭,淋浊,白带,痈肿,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3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性味:味甘;淡;性微寒
归经:①《泉州本草》:"入肝、小肠二经。"

天青地白化学成分

根含鞣质、黄酮甙及糖类。

天青地白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花时高8~25厘米。茎纤细,多数,丛生,有白色绵毛。基部叶呈莲座状,线状倒披针形,长2.5~10厘米,宽4~7毫米,先端钝,具尖头,基部窄细,全缘,花后不落,上面绿色或稍有白色绵毛,下面有白色绒毛;茎部叶逐渐短小,线形,长2~2.5厘米,宽2~4毫米。头状花序多数,簇生于顶端;苞片3列,暗棕色,外列苞片椭圆形,内列苞片狭长椭圆形;全部为管状花,棕红色,长约3.5毫米;外围数列,雌性,花冠狭窄如线;中央数列为两性花,花冠细长,先端5裂;雄蕊5,聚药,花药基部箭形;雌蕊1,柱头2裂。瘦果椭圆形,长约1毫米,有细点;冠毛1列,纤细租糙。花期4~5月。

天青地白资源分布

生于荒地、路旁、田边、林缘。分布华东、西南各地。

天青地白各家论述

1.《分类草药性》:治咽喉火痛,白浊,崩带。和肝食能明目。

天青地白附方

①治伤风感冒,咳嗽气喘,肺痨久咳,目翳,口疮,疳积:天青地白,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