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
为牛乳或羊乳经提炼而成的酥油。
汉语拼音:Sū
别名:苏(《本草经集注》),酪苏(《唐本草》),酥油、马思哥油、白酥油(《饮膳正要》)。
英文名:butter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tter
功效与作用:补五脏,益气血,止渴,润燥。治阴虚劳热,肺痿咳嗽,吐血,消渴,便秘,肌肤枯槁,口疮。①《别录》:补五脏,利大肠,主口疮。②《千金・食治》:沙牛及白羊酥,除胸中客气,利大小肠,治口疮。牦牛酥,去诸风湿痹,除热利大便,去宿食。③《本草拾遗》:合诸膏,摩风肿,腕跌血瘀。④《日华子本草》:牛酥,益心肺,止渴、嗽,润毛发,除肺痿、心热并吐血。⑤《纲目》:挲牛、白羊酥,益虚劳,润脏腑,泽肌肤,和血脉,止急痛,治诸疮,温酒化服。⑥《随息居饮食谱》:润燥充液,滋阴止渴,耐饥,养营清热。
用法用量:内服:溶化,15-30g;或入膏、丸。外用:适量,涂摩。
性味:①《别录》:微寒。②《千金・食治》:沙牛及白羊酥,味甘,微寒,无毒。牦牛酥,甘,平,无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牦牛酥,入肝、脾、肺、肾、大肠、小肠六经。"
用药禁忌:①《本经逢原》:脾胃虚滑者禁用。②《随息居饮食谱》:中虚湿盛者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