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刍根

为灯心草科植物石龙刍的根茎。全年可采。
汉语拼音:Shí Lónɡ Chú Gēn
别名:灯心草根
英文名:Rush root, root of Common Rush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uncus setchuensis Buchen.[J.setchuensisBuchen.var.effusoides Buchen.]
功效与作用: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主淋浊;心烦失眠;鹤膝风;目赤肿痛;齿痛;鼻衄;便血;崩漏;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大剂量可用至30-60g。
性味:《陆川本草》:"微苦,凉。"
归经:归脾;心;肝经

石龙刍根采收和储藏

夏、秋季采挖,除去茎部,洗净,晒干。

石龙刍根原形态

石龙刍,多年生草本,高30-50cm。根茎多短缩,须根较坚硬。茎细弱,直径0.8-1.5mm,灰绿色,有纵条纹。叶多基生;叶鞘红褐色至棕褐色,长2-5cm,上部有膜质边缘;叶片退化为芒刺状。花序假侧生,聚伞花序,多花或仅有数朵;与茎贯连的苞片直或弯曲,长10-15cm;花被片6,卵状披针形,长2-3mm,淡绿色,近等长,边缘膜质,排列为2轮;雄蕊3,短于花被;子房上位,花柱极短,柱头3。蒴果近球形,成熟时棕褐我,直径约2mm,由于子房内隔膜发育不完全,故为1室。种子偏斜倒卵形,长约0.5mm。花、果期5-6月。

石龙刍根生态环境

生于山沟、道旁的浅水处。

石龙刍根资源分布

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陕西、、四川、云南等地。

石龙刍根各家论述

《陆川木草》:行气,止痛,利水,清凉解毒。治衄血,热郁气胀,腹痛,小便不利。

石龙刍根附方

治失眠:石龙刍鲜茎连根六、七钱,洗净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