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子

为无患子科植物韶子的果实。夏季采收。
汉语拼音:Sháo Zǐ
别名:山韶子(《桂海虞衡志》),毛荔枝(《植物名实图考》),毛召(《陆川本草》)。
英文名:Hainan Rambutan,Fruit of Hainan Rambutan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phelium chryseum Bl.
功效与作用:①《本草拾遗》:主暴痢,心腹冷。②《陆川本草》:果壳,消炎杀菌。治口腔炎、痢疾,洗溃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水洗。
性味:①《本草拾遗》:味甘,温,无毒。②《植物名实图考》:味酸。
归经:脾;胃经

韶子采收和储藏

夏季采收成熟果实,烘干或晒干。

韶子化学成分

种仁含油36.26%。树皮含鞣质11.02%,果皮含鞣质23.65%。

韶子原形态

韶子,又名:海南韶子。
常绿乔木,高10~20米。幼枝被锈色柔毛,后变光滑。双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连柄长15~45厘米,小叶2~3对,偶1~4对,对生或互生;小叶片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6~18厘米,宽2.5~7.5厘米,先端短尖或钝,基部广楔形,全缘,下面薄被稀疏短柔毛,有时被皱卷的小茸毛,小叶柄短。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长10~30厘米,被锈色柔毛;花小,单性异株,具短柄;萼4~6裂,长约2毫米,被锈色小柔毛;无花瓣;雄蕊6~8,花丝有细毛;子房2~3裂,有小疣状突起,被疏柔毛,花柱深裂,裂片外弯。核果椭圆形至椭圆状球形,密被软刺,长3~4厘米(不连刺),径约2.5厘米,熟时黄色或红色,干燥后黑褐色,果刺短而弯,长3.5~5毫米,先端钝尖。假种皮半透明,多汁,味酸甜。花期春季。果熟期夏季。

韶子资源分布

生于热带密林中。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韶子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主暴痢,心腹冷。
2.《陆川本草》:果壳,消炎杀菌。治口腔炎、痢疾,洗溃疡。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