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软石韦

为水龙骨科植物柔软石韦的全草。春、夏、秋均可采收。除去根茎及须根、泥砂等,晒干。
汉语拼音:Róu Ruǎn Shí Wéi
别名:石岩金(《峨嵋药植》),小经刀草、小石韦(《广西药植名录》)。
英文名:Herb of Soft Pyrrosia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yrrosia mollis (Kunze)Ching[Niphobolus mollis Kunze]
功效与作用:治淋症,外伤出血。①《峨嵋药植》:和以面粉,敷治刀口伤。②《广西药植名录》:顺气,利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取孢子囊研末撒。
性味:苦;甘;凉
归经:肝;肾;膀胱经

柔软石韦性状

叶一型,叶片披针形至阔披针形,长15-30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并下延,侧脉不明显,上表面可见凹点,下表面有两层星状毛,外层的较稀,分枝较少且粗壮,呈棕色针状,里层较密,分枝细弱并卷曲。孢子囊群在下表面主脉两侧各成6-8行。气微,味淡。

柔软石韦采收和储藏

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柔软石韦原形态

植株高15-30cm。根茎长,横生,密被卵状披针形鳞片,边缘有锯齿。叶远生;叶柄短,基部以关节着生于根茎;叶片革质,披针形至阔披针形,宽1-3cm,向基部变狭并下延,上面幼时有少数星状毛,后则脱落,有排列整齐的凹点,下面被两层星状毛,表层较稀,分枝较粗,黄色,里层的密,分枝细弱并卷曲;叶脉不明显。孢子囊群散布几至叶片全部,沿中脉两侧各成6-8行;无囊群盖。

柔软石韦资源分布

生石上及树干上。分布我国西南、南部及浙讧、福建、台湾等地。

柔软石韦各家论述

1.《峨嵋药植》: 和以面粉,敷治刀口伤。
2.《广西药植名录》:顺气,利尿。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