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鸥科动物多种鸥类的肉。常见的有红嘴鸥、银鸥、燕鸥等。
汉语拼音:ōu
别名:鹭(《诗经》),水鸮(《说文》),江鸥、海鸥(《南越志》)。
英文名:gull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rus ridibundus Linnaeus
功效与作用:养阴润燥;止渴除烦。主病后阴液损伤;余热未清;口渴咽干;烦燥不眠;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0-100g;或炙烤。
性味:《医学入门》:"甘,无毒。"
归经:肺;胃经

鸥采收和储藏

常年均可捕捉,捕获后,除去羽毛及骨脏,取肉鲜用或焙干。

鸥化学成分

肉含蛋白质(protein),肽类(peptides),氨基酸(amino acid),脂肪(fat),糖类(saccharides),腺苷三磷酸(abenosine triphosphate),2,3-二磷酸甘油酯(2,3-diphosphate glyceride),肌醇多磷酸(inositol polyphosphate)。

鸥原形态

红嘴鸥,又名:笑鸥、钓鱼郎。体长40厘米。嘴赤红色,先端黑色。虹膜暗褐色,头和颈的全部朱古力褐色,后缘转为黑褐色;眼周有白色羽圈;下背、肩、腰及两翅的内侧覆羽和次级飞羽均为珠灰色,飞羽先端近白;上背、外侧大覆羽和初级覆羽均为白色。第1枚初级飞羽白色,内外翈边缘及先端黑色;第2~5枚飞羽的黑色外缘逐渐减小,内翈渐转为深灰色,内缘及羽端仍为黑色;第8枚飞羽深灰色,仍具黑色内缘,羽端白色;其余初级飞羽均为纯灰色;体上余羽纯白。脚和趾赤红色,冬时转为橙黄色;爪黑色。银鸥、燕鸥等亦同等入药。

鸥生态环境

栖息于沿海及内陆湖泊、河流。成群活动。善游泳,不能潜水。以鱼、虾、水生昆虫、软体动物等为食。集群繁殖,巢营于干草堆、芦苇丛中或平坦而潮湿的土壤上。每窝产卵2-4枚,卵壳淡绿色或浅褐色,缀以斑点。

鸥资源分布

栖息于海岸或内陆河流、湖泊和池沼等处。繁殖在我国东北,越冬时几遍全国,沿海各省尤为常见。

鸥各家论述

《医学入门》:主燥渴狂邪,五味淹炙食之。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