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耳朵

为猕猴桃科植物澜沧水东哥的树皮。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汉语拼音:Niú ěr Duo
别名:撒罗夷、马耳子果、蜜心果、鼻涕果、粘心果(《云南中草药选》),野枇杷、大叶杜仲(《红河中草药》)。
功效与作用:①《云南中草药选》:散瘀活血。治骨折,跌打损伤,慢性骨髓炎。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止血生肌,散瘀消肿。治骨折,跌打伤,创伤出血,尿淋。③《红河中草药》:治痈疮、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内眼:煎汤,3~5钱。
性味:①《云南中草药选》:甘微涩,平。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性凉,味酸。

牛耳朵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根生叶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10~17厘米,宽3~6厘米,先端钝,基部渐狭,下延成柄,全缘或波状,两面均被毛,质厚,粗糙。花茎高约20余厘米,被白色毛茸,小花呈聚伞状排列,有柄;花柄基部有苞片1对,阔卵形,长约1.5厘米,抱茎;萼片5,基部连合。裂片线状披针形;花冠基部管状,裂片2唇形,浅粉红色;发育雄蕊2,不发育雄蕊2;子房2室。蒴果线形,长约5厘米,黄棕色,先端尖。种子多数。

牛耳朵资源分布

生于山中石隙阴湿处。分布广东、广西、贵州、四川、湖北。

牛耳朵附方

治关节脱臼后肿痛:鼻涕果、鱼子兰,同捣烂敷患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