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绣球茎

为忍冬科植物木绣球的茎。
汉语拼音:Mù Xiù Qiú Jīnɡ
英文名:Stem of Chinese Viburnum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macrocephalum Fort.
功效与作用:燥湿止痒。主疥鲜;湿烂痒痛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煎汤熏洗。
性味:味苦;性凉

木绣球茎采收和储藏

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木绣球茎原形态

木绣球,又名:木球荚迷、绣球花、八仙花、紫阳花。

落叶或半常绿灌木,高达4米。幼枝被毛。叶对生,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5~8厘米,宽2.5~4厘米,先端钝,基部圆,边缘有小齿,上面疏生星状柔毛,下面及叶柄密生星状柔毛。聚伞花序径约7.5~12厘米,边缘具中性花;萼管短,有5齿;花冠白色,裂片5;雄蕊5;雌蕊1,花柱短,柱头3裂。浆果状核果,长圆形,红色。花期5~6月。

木绣球茎资源分布

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四川、河南、福建等地有栽植。

木绣球茎药理作用

欧美各国早年曾以其所产的木绣球(欧木绣球Viburnumopulus或美木绣球V.prunifolium)制剂作为子宫镇静剂,治月经不调、子宫出血、产前疼痛等,收载于欧美一些国家的药典中。欧木绣球所含之甙对子宫、血管有收缩作用;此外,也含有抑制性成分;50%醇提取物效果较好。果实能强心、利尿。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