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座革菌

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革菌科革菌Thelephora vialis Schw.,以子实体入药。
汉语拼音:Lián Zuò Gé Jūn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elephora vialis Schw.
功效与作用:祛风散寒;舒筋活络。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浸酒服。
性味:甘、平。

莲座革菌性状

菌盖漏斗状、中部层叠呈莲座状,直径约10cm,长约8cm,浅米黄色或浅褐色,表面有辐射状皱褶;下表面的子实层平滑或有疣状突起,粉灰色。菌肉浅米黄色。菌柄短,有很少分枝,稍偏生或中生,色与菌盖相似。革质。气微或臭。

莲座革菌采收和储藏

夏、秋季采收,除去泥沙杂质,洗净,晒干。

莲座革菌原形态

子实体革质,漏斗状,中部层叠呈莲座状,高宽各达10cm。盖面浅米黄色至浅褐色,往往有辐射状皱纹。子实层平滑或有疣状突起,淡粉灰色至暗灰色。菌柄短,偏生至中生。菌肉白色。孢子在显微镜下淡青灰色,有小瘤,近球形,直径5-7μm。

莲座革菌资源分布

生于树林内地上。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