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双叶草

兰科杓兰属植物斑叶杓兰Cypripedium margaritaceum Franch.,以全草入药。夏季采全草,鲜用或晒干研粉。
汉语拼音:兰花双叶草(Lán Huā Shuānɡ Yè Cǎo)
别名:花叶两块瓦(《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英文名:Herb of Variegate Ladyslipper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pripedium margaritaceum Franch.[C.ebracteatum Rolfe]
功效与作用:补肝肾,和气血,利小便。治云翳遮睛,夜盲,水肿,气种,血肿。①《滇南本草》:治一切眼目云翳遮睛。又能救一切水肿,气肿,血肿。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补肝肾,调和气血,利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性味:《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甘,微温,有小毒。"
归经:肺;肾;膀胱经

兰花双叶草采收和储藏

夏季采,鲜用或晒干。

兰花双叶草原形态

斑叶杓兰,陆生植物,高约10cm。茎很短,具2枚叶。叶近对生;叶片宽卵形、宽椭圆形或近圆形,长10-15cm,上面暗绿色具紫色斑块,背面色较浅,叶脉在背面隆起。花单生,近悬垂,不具苞片,紫红色而具暗红色斑点;中萼片宽卵状椭圆形或近圆形,长4cm,或过之,背面脉上被短柔毛,边缘具缘毛;合萼片略较小,舟状,几与中萼片等长,宽为长的1/2,基部斜歪并具一披针形的耳,背面近边缘处被棕色长柔毛,具紫色斑点;唇瓣浅杓状,倒卵形,略短于合萼片,具膜质的基侧片,表面有疣点,口部狭长;退化雄蕊近于圆形或方形,长1cm或过之,基部具方形耳;子房短椭圆形,与花茎垂直,无毛。花期4-5月。

兰花双叶草资源分布

生于较高山地阴湿处。分布云南、四川、湖北。

兰花双叶草各家论述

1.《滇南本草》:治一切眼目云翳遮晴。又能救一切水肿,气肿,血肿。
2.《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补肝肾,调和气血,利尿。

兰花双叶草附方

治云翳遮睛,目雾,夜盲,水肿,气肿,血肿:兰花双叶草三至五钱,水煎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顶部